正在加载图片...
六、文化寻根小说;女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1、文化寻根小说 口“文化寻根”意识开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繁荣于中期 口当时西方创作思潮汹涌而入,不少作家赶时髦,创作出西方味很浓的作品; 口这些作品脱离了中国现实和广大读者,逐渐受到冷落。 口一大批有见识的作家认为文学创作必须以民族文化及覆盖在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 为基础,探寻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强调地域特点、民俗、民风 2、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 被遗忘的三、四十年代著名的作家沈从文、张爱玲等被重新评估、推崇; 五十年代被冤屈的作家重新复出,如汪曾祺等 80年代出现的中、青年作家,如贾平凹、阿城、王安忆等 代表作家:贾平凹:陕西省人。 ·“商州”系列小说,讲述发生在商州的故事,既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色彩, 又有鲜明的当代生活内涵 代表作:《鸡窝注人家》一选自:《商州:说不尽的故事》 寻根小说的艺术特色 对于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 加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这一生活方式在现代的变迁,为不少小说家所重 视 2、女性作家群的创作 1)女作家群的崛起 新时期崛起了中国当代女作家群,这是二十世纪文学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现象 原因: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整个社会和文学环境的变化 社会文化上“女性性别”的重新发现,和文学创作题材、风格的“开放”趋势,破 除了女作家进入文学写作领域的很多障碍 ·大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有助于女性进入文学领域 2)女作家群的构成 ·一般分为三种: 一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如戴厚英等 二是经历“文革”时期的“知青”作家群,如王安忆等 三是1977年以后新时期的大学毕业生,如刘索拉等 3)代表作家作品 宗璞的《红豆》:特殊时期的爱情、人生抉择 茹志鹃的《百合花》:战争中人性的朴素和牺牲 4)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 “寻根文学”等创作类型的代表作家 ·她在女作家群中,是被认为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 家 她的创作表现初多变的风格,并始终保持很强的创作活力。 代表作:《小鲍庄》、《荒山之恋》等。1985年写作出“文化寻根”的《小鲍庄》,表 达对儒家文化的“仁义”精神及其崩溃的理解。1986年后,王安忆发表了引人争议4 六、文化寻根小说;女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1、文化寻根小说  “文化寻根”意识开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繁荣于中期。  当时西方创作思潮汹涌而入,不少作家赶时髦,创作出西方味很浓的作品;  这些作品脱离了中国现实和广大读者,逐渐受到冷落。  一大批有见识的作家认为文学创作必须以民族文化及覆盖在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 为基础,探寻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强调地域特点、民俗、民风。 2、文化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  被遗忘的三、四十年代著名的作家沈从文、张爱玲等被重新评估、推崇;  五十年代被冤屈的作家重新复出,如汪曾祺等;  80 年代出现的中、青年作家,如贾平凹、阿城、王安忆等。 代表作家:贾平凹:陕西省人。  “商州”系列小说,讲述发生在商州的故事,既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色彩, 又有鲜明的当代生活内涵。  代表作:《鸡窝洼人家》——选自:《商州:说不尽的故事》 寻根小说的艺术特色:  对于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  加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了解,表现这一生活方式在现代的变迁,为不少小说家所重 视。 2、 女性作家群的创作 1)女作家群的崛起 新时期崛起了中国当代女作家群,这是二十世纪文学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现象。 原因: 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整个社会和文学环境的变化。  社会文化上“女性性别”的重新发现,和文学创作题材、风格的“开放”趋势,破 除了女作家进入文学写作领域的很多障碍。  大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有助于女性进入文学领域。 2)女作家群的构成  一般分为三种:  一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如戴厚英等;  二是经历“文革”时期的“知青”作家群,如王安忆等;  三是 1977 年以后新时期的大学毕业生,如刘索拉等。 3)代表作家作品 宗璞的《红豆》:特殊时期的爱情、人生抉择 茹志鹃的《百合花》:战争中人性的朴素和牺牲 4)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 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 1980 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 “寻根文学”等创作类型的代表作家。  她在女作家群中,是被认为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 家。  她的创作表现初多变的风格,并始终保持很强的创作活力。  代表作:《小鲍庄》、《荒山之恋》等。1985 年写作出“文化寻根”的《小鲍庄》,表 达对儒家文化的“仁义”精神及其崩溃的理解。1986 年后,王安忆发表了引人争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