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 再回到我们讨论的话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词”,丛书称“关键词”,刊物专栏称“关键词”, 近代以来中国文论一直致力重建自己的话语系统研究论文称“关键词”;研究领域中文学作品有 而从未停息,从未懈怠,一批又一批开风气、领“关键词”,文学类型有“关键词”,文学流派有 潮流的有识之士勇猛精进、审时度势,在新知与“关键词”,文学史有“关键词”,文学新学科有 旧学、现代与传统、域外与本土、高雅与通俗等“关键词”。如果打开“中国知网”搜索一下,那 多种力量关系之间作出抉择、寻求出路,固然不么“关键词”就无所不在了。其中应予重视的是 无摇摆和失误,但能适时调整和补救,使得重建目前已经出现了关于“中国文学理论关键词”的 中国文论话语系统的事业与时偕行、骎骎日进,研究著作。 在若干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树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那么,“关键词批评”为何引起如此之高的关 的里程碑:如中国最早一批接受西学洗礼的学者注度呢?看来还是要回到事情的源头去探究原因。 王国维、梁启超等对于“新学语”的吸纳和输入;1976年,伯明翰学派的领军和文化研究的奠基人 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的五四弄潮儿胡适、陈独雷蒙·威廉斯出版了《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 秀、鲁迅等对于白话文学的倡导;30年代左翼文汇》一书,这原是他1958年出版的《文化与社 学对于苏联及日本左翼文学的文论观念的接受;会:1780-1950》一书的附录,因出版商将其删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创除,他将其中原有的60多个词条经过增删扩充到 新;建国后十七年文学观念的发展和“两结合”131个词条,重新编撰为《关键词》一书。据雷 的提出;新时期文论向文学审美本质的回归及新蒙·威廉斯称,此书与一般语词研究的著作迥然 方法的引进;世纪之交“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激不同:“它不是一本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 发了文学理论话语的本土自觉;90年代中后期以汇编。这本书不是词典发展史的一串注脚,也不 来文化研究取代文学研究之势造成理论话语的蜕是针对许多语词所下的一串定义之组合。它应该 变与更新;当前网络话语的爆炸对于文学理论话算是对于一种词汇质疑探询的记录;这类词汇包 语的渗透和浸润等等。总之,无论是时代变迁、含了英文里对习俗制度广为讨论的一些语汇及意 体制更替还是社会思潮的激荡,其中种种权力关义——这种习俗、制度,现在我们通常将其归类 系的博弈都会在文学理论话语的嬗变中及时得到为文化与社会。”就是说,对于“关键词”不应仅 回应、引起反响。 仅在一般语言学意义上作为一种语词现象来研究, 而应在文化与社会的背景下作为一种话语来研究, 五“关键词批评”的历史主义取向 如果说前者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研究的话,那么 后者则走向了历史主义,这就将“关键词批评 这里不可能对近代以来中国文论每一次话语的定位推向更高的文化研究和社会历史研究的层 嬗变作出逐一分析,只拟对于晚近以来迅速崛起面了。 的“关键词批评”进行探讨。 《读书》杂志最先将雷蒙·威廉斯的《关键 毋庸置疑,“关键词批评”现已成为风靡一时词》及其研究方法介绍过来,汪晖在该刊1995年 的文化风尚和文学热潮,自从90年代中期“关键第2期发表了《关键词与文化变迁》一文,文章 词”概念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成为知识界、读书力图彰明的也正是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批评” 界普遍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人们甚至到了的历史主义取向:“该书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发生在 言必称‘关键词”的地步。对此陈平原曾作过语言中的社会历史的某些过程,指明意义的问题 十分周详的列举和描述,不拟重复。这里只想是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内在相关的。新的关系伴随 说,如果从学术层面上来说,它对于文学理论的着看待存在着的关系的新的方式,从而也就出现 影响之巨绝不逊于上述任何一次潮流,特别是它了语言运用中的变化:创造新词,改变旧词,扩 是以话语概念为标帜的,此前只有五四时期的展和转化特殊的概念,等等。”在当时社会转型已 白话文运动”与之略同。而它所及之处谓之“语然起步,文化研究风生水起,话语转换有待规范 词爆炸”毫不夸张:文学理论的著作称“关键的中国语境中,引介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批 132·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文学评论 年第 期 再回 到 我们讨论 的 话题。 一 个不 争 的 事 实 是 , 词” , 丛书 称 “ 关 键词 ” , 刊物专 栏称 “ 关键 词 ” , 近代 以来 中 国 文论 一 直致力 重建 自 己 的 话语 系 统 研究论 文 称 “ 关 键 词 ” ; 研究 领域 中 文 学 作 品 有 而从未停息 , 从未 懈怠 , 一 批 又 一 批 开 风气 、 领 “ 关键词 ” , 文学类 型 有 “ 关 键词 ” , 文学 流 派 有 潮 流 的有 识 之士 勇 猛 精进 、 审 时 度 势 , 在 新知 与 “ 关键词 ” , 文 学 史有 “ 关键词 ” , 文 学 新 学 科有 旧 学、 现 代与 传统 、 域外 与 本土 、 高雅 与 通 俗 等 “ 关键词 ” 。 如果 打开 “ 中 国 知 网 ” 搜 索 一 下 , 那 多种 力量关 系 之 间作 出 抉 择 、 寻 求 出 路 , 固 然 不 么 “ 关键词” 就无所不在 了 。 其 中 应予重视 的 是 , 无摇摆和失 误 , 但能 适时 调整 和 补 救 , 使 得重 建 目 前已 经 出 现 了 关 于 “ 中 国 文 学理论关键词 ” 的 中 国文论话 语 系 统 的 事 业 与 时 偕行 、 骎骎 日 进 , 研究著作 。 在若干重要 的 时 间 节点 上 树立 了 一 个又 一 个辉煌 那 么 , “ 关键词批评 ” 为何 引 起如 此之高 的 关 的 里程碑 : 如 中 国 最 早一 批接 受西 学洗礼 的 学 者 注 度 呢? 看来还是要 回 到事情 的 源 头 去探究原因 。 王 国维 、 梁启超等对于 “ 新学语 ” 的 吸纳 和 输入 ; 年 , 伯 明 翰学派 的 领军 和文 化研 究的 奠基人 高举 “ 文学革命 ” 大旗 的 五 四 弄 潮 儿 胡 适 、 陈 独 雷蒙 威廉斯 出 版 了 《 关键词 : 文 化与 社会 的 词 秀 、 鲁迅等对 于 白 话 文学 的倡 导 ; 年代左翼文 汇》 一 书 , 这原 是他 年 出 版 的 《 文 化 与 社 学对于苏 联及 日 本左 翼 文 学 的 文 论 观 念 的 接受 ; 会 : — 》 一 书 的 附录 , 因 出 版 商 将其 删 毛泽东 《 在延安 文艺 座谈会 上 的 讲话》 的 理论创 除 , 他将其 中原有 的 多个词条经过增删 扩充 到 新 ; 建国后 十 七 年文 学观 念 的 发 展 和 “ 两 结合 ” 个词 条 , 重 新 编 撰 为 《 关 键词 》 一 书 。 据 雷 的 提出 ; 新 时 期 文论 向 文 学 审 美 本 质 的 回 归 及新 蒙 威 廉斯称 , 此 书 与 一 般语词研究 的 著 作 迥 然 方法的 引进 ; 世纪之交 “ 全球化 ” 浪潮 的 冲 击激 不 同 : “ 它不 是一 本词 典 , 也不是 特殊学科 的术 语 发了 文学 理论话语 的 本土 自 觉 ; 年代 中 后 期 以 汇编 。 这本 书 不是 词 典发 展史 的 一 串 注脚 , 也不 来文 化研究取代 文学研 究 之势造 成 理论话 语的 蜕 是针对许多 语词 所 下 的 一 串 定义 之组 合。 它 应该 变与更新 ; 当 前 网 络话语 的 爆炸 对 于 文 学 理论话 算是对于 一 种 词 汇 质 疑 探询 的 记 录 ; 这类词 汇 包 语的 渗 透 和 浸 润 等 等。 总 之 , 无论 是时 代 变 迁 、 含 了 英文 里 对 习 俗制 度广 为 讨论 的 一 些语 汇 及 意 体制 更替还 是社会思 潮 的 激 荡 , 其 中 种 种 权力 关 义— 这种 习 俗、 制 度 , 现在我 们 通 常 将 其归 类 系 的 博弈都 会在 文学理论话 语 的 嬗 变 中 及 时 得到 为文 化与社 会。 ” 就是说 , 对于 “ 关键词” 不应 仅 回应 、 引 起反响 。 仅在 一 般语言学意义 上作为 一 种语词 现象来研究 , 而应 在文化 与社会 的 背 景下 作为 一 种话语来研究 , 五 “ 关键词批评” 的 历史主义 取 向 如果 说前者 仅仅是 一 种 语言 形 式研究 的 话 , 那 么 后者 则 走 向 了 历 史 主 义 , 这就将 “ 关键 词批 评 ” 这里不可 能 对近 代 以 来 中 国 文 论每一 次 话语 的定 位推 向 更高 的文 化研究 和 社会 历 史研究 的 层 嬗变作 出 逐一 分析 , 只 拟 对 于 晚 近 以 来迅 速 崛 起 面了 。 的 “ 关键词批评 ” 进行探讨。 《 读书》 杂 志 最 先将 雷蒙 威 廉斯 的 《 关键 毋庸置疑 , “ 关键词批 评” 现已 成 为风靡一 时 词》 及其研究方法介 绍 过来 , 汪 晖在该 刊 年 的文化风 尚 和 文学热 潮 , 自 从 年代 中 期 “ 关键 第 期 发表 了 《 关键词 与 文 化 变 迁》 一 文 , 文 章 词 ” 概念进人 中 国 以 来 , 已 经 成为 知 识界 、 读 书 力 图 彰 明 的 也 正 是雷 蒙 威廉斯 “ 关 键词 批 评” 界普遍 的 认 知 方 式 和 思 维 习 惯 , 人们 甚 至 到 了 的 历史 主义取向 : “ 该书 的 主要 目 的 是展示 发生 在 “ 言必称 ‘ 关键词 ’ ” 的 地步。 对 此陈平原 曾 作 过 语 言中 的 社会历史 的 某些 过程, 指 明 意义 的 问 题 十分周 详 的 列 举 和描 述 , 不拟 重 复 。 这 里 只 想 是和社会关 系 的 问 题 内 在 相 关的 。 新 的 关 系伴 随 说 , 如果从学 术层 面 上来 说 , 它 对 于 文 学 理论 的 着 看待存在 着 的 关 系 的 新 的 方式 , 从 而也 就 出 现 影响 之巨 绝不逊 于 上述任 何 一 次 潮 流 , 特别 是 它 了语言 运 用 中 的 变化 : 创 造 新词 , 改 变 旧 词 , 扩 是以 话语 概 念 为 标 帜 的 , 此 前 只 有 五 四 时 期 的 展 和转化特殊的 概念 , 等 等 。 ” 在 当 时 社会转型 已 “ 白话文运动 ” 与 之略同 。 而它所及之处谓 之 “ 语 然 起步 , 文化研究 风 生 水起 , 话语 转换 有 待规 范 词爆炸 ” 毫 不 夸 张 : 文 学 理 论 的 著 作 称 “ 关 键 的 中 国 语境 中 , 引 介 雷蒙 威廉斯的 “ 关键词 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