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肯定的方面说,张氏的“消息说”实际启发我们看到虞翻易学的两层结构:“取象释辞说”与“卦变 消息说”。虞翻易学资料虽由《周易集解》的收辑而赖以保存一部分,但仍有缺失,已不可见其全貌。张 惠言依照虞易现有的资料,从虞易本身出发,加以整合和修补,对虞易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索,以“消息”的 体系去涵摄虞易中所有卦的生成和变化,从而使虞翻取象所依赖的卦变框架成为一有意识、有次序的体 系。就此体系而言,是否符合虞翻《易》注,有两点值得可以说明:一,虞翻以“阴阳消息”贯穿六十四卦的 生成,《周易虞氏消息》整体思路与之相符。如《周易虞氏义·自序》中载:“翻传孟氏易,既作易注,奏上 之献帝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观变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 万物。二,《周易虞氏消息》以“月体纳甲说”为虞氏易“消息”的基本表现形式这也比较符合虞翻的思 想,由以下两点可证:(1)魏伯阳《参同契》说:“坎戊月精,离已日光,日月为易。”虞翻注《周易参同契》也 说:“日月为易”,又朱郭尊《经义考》载《周易日月变例》一书,书名下标“《隋志》注:《周易日月变例》六 卷,虞翻陆绩撰”1也可见,对于“月体纳甲说”虞翻比较关注,且有过系统的研究。(2)惠栋在《易汉 学·虞仲翔易》里指出:“《系辞》所云“在天成象’,又曰‘县象著明,奕大乎日月是迫。仲翔述道士之言 谓“易道在天,三爻足矣’,其言旨哉。”又说:“在天成象,纳甲止据三交”12惠栋指出“三爻”和月体纳甲 说的关联,但如何理解“足”字,似以《周易虞氏消息》月体纳罕说融通六十四卦,较能说明问题 因此,张氏是把虞翻《易》注中不十分明显的“消息”结构勾勒了出来,虽然这个结构在虞翻而言,恐 怕未必着意为之,但若行细的追寻氏易,我们会发现,如果要考虑虞翻《易》注在逻辑上的一致和完整, 此种结构就必然显现出来。张氏基于对虞翻易学的信笃,及对易学史传承的追寻兴趣所在,严谨而周密 的发掘出深层的氏“消息”之义,这是他对虞翻易学的贡献 然而,张氏对虞翻易学的此种发掘,也存在偏颇。张惠言并没有适当的理解虞翻易学的主要问题, 结构上虽然彰显了虞氏易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在内容上,虞翻《易》注的重心放在对“观象系辞”思路的 逆向呈现上,以见“辞”与“象”的关联,“卦变消息”仅是实现这一探索的工具,这条线索与“《左传》《国语》 中的取象”及“民国时期尚秉和先生易象说”似更有关联。而张惠言为了说明虞翻易学和孟喜易学一脉 相承,把虞翻易学之精髓定位成“卦变消息说”,凸显“易阴阳大义”,与虞已翻不同。另外对于虞翻“卦变 消息”结构的彰显,是否就说明了虞翻易学与孟喜易学的承继关系,甚至是“孔门精义”,证据也不充分 仍是有争议的问题 所以,总的来说,张氏《周易虞氏消息》一书凸显了虞翻《易》注的深层结构,但因为重心的转换,张惠 言所呈现出的虞翻易学与虞翻本身的易学有所不同,从这一点,也可看出,清人的汉易研究和汉易本身 的区别。 参考文献 [1]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七[M].济南:齐鲁书杜,1985 [2][清]纪磊,虞氏易义补注[M]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孙启治,陈建华古逸书辑本目录(附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张惠言周易虞氏义[M].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178[Z]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5]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上[Z].北京:中华书局,1993 [6[清]张惠言虞氏易义别录,严灵峰无求备裔易经集成:184[Z.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7][唐]李鼎祚陈德述整理周易集解[M].成都1巴蜀书社,1991 [8][清]张惠言,[清]曾钊,[民国]李翊灼周易虞氏易笺订.民国二十八年(1929)东北大学印刷部铅印本 [9]安居香山,中村幛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10]清]张惠言周易虞氏消息.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179[Z].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11][清]李锐周易虞氏略例[M]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2]清]胡祥麟.虞氏易消息图说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3]清]惠栋撰.易汉学[M].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M].济南:齐鲁书社,1994 [14][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责任编辑:李秋丽 20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从 肯定 的方面说 , 张 氏的 “ 消息说 ” 实际启发我们看到虞翻易学 的两层结构 取 象释辞说 ” 与 “ 卦变 消息说 ” 。 虞翻易学资料虽 由《周易集解 》的收辑而赖 以保存一 部分 , 但仍有缺失 , 已 不 可 见其全貌 。 张 惠言依照虞易 现有 的资料 , 从虞易本身出发 , 加 以整合和修补 , 对虞易 的深层结构进行 探索 , 以 “ 消息 ” 的 体系去涵摄虞易 中所 有卦的生成和变化 , 从 而使虞翻取象所依赖的卦变框架成为一有意识 、 有次序 的体 系 。 就此体系而言 , 是否符合虞翻《易 》注 , 有两点值得 可 以说 明 一 , 虞翻 以“ 阴阳消息 ”贯 穿六 十 四 卦的 生成 ,《周易虞 氏消息 》整 体思路与之相符 。 如《周易虞氏义 · 自序 》中载 翻传孟 氏易 , 既 作 易注 , 奏上 之献帝 曰 臣 闻六 经 之始 , 莫大 阴 阳 , 是 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 , 观变动六 交 为六 十 四 , 以通神明 , 以类 万物 。 ’心 〕二 ,《周易虞 氏消息 》以 “ 月体纳 甲说 ” 为虞氏易 “ 消息 ” 的基本 表现形式 , 这也 比较符合虞翻 的思 想 , 由以下两点可证 魏伯 阳《参同契 》说 “ 坎戊月 精 , 离 己 日光 , 日月为易 。 ” 虞翻注《周易参 同契 》也 说 ‘旧 月为易 ” , 〕又朱彝尊《经义考 》载《周易 日月变例 》一 书 , 书名下标 “《隋志 》注 《周 易 日月 变例 》六 卷 , 虞翻陆绩撰 ” 。 〔‘叼 也 可见 , 对 于 “ 月体纳 甲说 ” , 虞翻 比较 关 注 , 且 有 过 系统 的研究 。 惠栋 在《易汉 学 · 虞仲翔易 》里 指 出 “《系辞 》所云 ‘ 在天成象 ’ , 又 曰 ‘ 县 象著明 , 莫大乎 日月 ’是也 。 仲翔述道 士 之言 , 谓 ‘ 易道在 天 , 三 交 足矣 ’ , 其言 旨哉 。 ”又说 在 天成象 , 纳 甲止据三 交 。 ’ , 〕惠栋 指 出 “ 三 交 ” 和 月体 纳 甲 说 的关联 , 但 如何 理解 “ 足 ” 字 , 似以《周 易虞 氏消息 》用 月体纳 甲说融通 六 十 四 卦 , 较能说 明 问题 。 因此 , 张 氏是 把虞翻《易 》注 中不 十分明显 的 “ 消息 ”结构勾 勒 了 出来 , 虽 然这个结 构 在 虞翻 而 言 , 恐 怕未必 着意 为之 , 但若仔细 的追 寻虞 氏易 , 我们会 发 现 , 如果要 考虑虞翻《易 》注在逻辑上 的一致 和完整 , 此种结构就必 然显 现 出来 。 张 氏基 于对虞翻易学 的信笃 , 及对 易学史传承 的追 寻兴趣所 在 , 严谨而 周 密 的发掘 出深层 的虞氏 “ 消息 ”之义 , 这是他对虞翻易学 的贡献 。 然 而 , 张 氏对虞翻易学 的此种发掘 , 也存在偏 颇 。 张 惠 言并 没 有适 当的理解 虞翻 易学 的 主 要 问题 , 结构 上 虽然彰显 了虞 氏易 的特点 , 但不 同的是 , 在 内容上 , 虞 翻《易 》注 的重 心放 在对 “ 观 象 系辞 ” 思 路 的 逆 向呈 现上 , 以见 “ 辞 ”与 “ 象 ” 的关联 , “ 卦变 消息 ”仅是实现这 一探索的工具 , 这条线索与 “《左传 国语 》 中的取象 ”及 “ 民 国时期 尚秉 和先生 易象说 ” 似更 有关联 。 而 张 惠 言 为 了说 明虞 翻易 学 和孟 喜 易学 一 脉 相承 , 把虞翻易学 之精髓定位成“ 卦变消息说 ” , 凸显 “ 易 阴 阳大义 ” , 与虞 已 翻不 同 。 另外对 于虞 翻 “ 卦变 消息 ”结构 的彰显 , 是 否就说明了虞翻易 学与孟喜易 学 的承继 关 系 , 甚 至是“ 孔 门精义 ” , 证 据 也 不 充 分 , 仍是有争议 的 问题 。 所 以 , 总 的来说 , 张 氏《周易虞 氏消息 》一 书凸显 了虞翻《易 》注 的深层结构 , 但 因为重 心 的转换 , 张惠 言所呈现 出的虞翻易学与虞 翻本身的易学有所不 同 , 从 这 一 点 , 也 可看 出 , 清人 的汉 易研究 和 汉 易本 身 的区别 。 参考文 献 〔 杨 向奎 清儒学 案新 编 七 〔 〕济南 齐鲁书社 , 〔清 〕纪 磊 虞氏易义 补 注〔 〕 , 续修 四库全 书【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 【 」孙启治 , 陈建华 古逸 书辑本 目录 附考证 〕北京 中华书局 , 【 〕张惠言 周 易虞氏义 」严灵峰 无求备斋易经集成 【 台北 台湾成文 出版社有 限公司 , 【 〕中国科学 院图 书馆整 理 续修 四 库全 书总 目提要 · 经部 上【 北京 中华书局 , 〔 〕「清 〕张惠言 虞 氏易义别录 严灵峰 无求备斋易经集成 「 〕台北 台湾 成文 出版社有 限公 司 , 〔 〕【唐 」李鼎柞 陈德述 整 理 周易集解 〔 」成都 巴 蜀书社 , 〔 〕〔清 〕张惠言 , 〔清 」曾钊 ,【民 国 〕李娜灼 周易虞氏易笺订 民 国二 十八年 东北 大学 印刷部铅 印本 「 安居 香 山 , 中村 嶂八 纬书集成 〔 〕石 家庄 河北人 民 出版社 , 「 〕〔清 〕张 惠 言 周 易虞 氏消息 严灵 峰 无求备斋 易经集成 〕台北 台湾 成文 出版社有 限公司 , 〔 〕〔清 〕李锐 周 易虞 氏略例 〔 〕续修四库全 书【 上 海 上 海古籍 出版社 , 【 〕〔清 」胡祥麟 虞氏易 消息图说 续修 四 库全 书【 〕上 海 上 海古籍出版 社 , 【 〕〔清 〕惠栋撰 易汉 学 」林忠 军 象数易学 发展 史 第一卷 」济南 齐鲁书社 , 〔 〕【清 〕朱彝尊 经义考 〔 〕北京 中华书局 , 贵任 编辑 李秋 丽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