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节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栽培种的马铃薯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 本植物,现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些品种,多属于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它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8。马铃薯植株按形态结构分为根、茎(地上 茎、地下茎、匍匐茎、块茎)、叶、花、果实、种子及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根系 马铃薯用块茎繁 殖所发生的根,均为不 定根,没有主侧根之分, 其根系称须根系。用种 子繁殖所产生的根,有 主侧根之分,其根系称 直根系。马铃薯根系的 总重量仅占植株体总重 量的1-2%,比其它作物 都小,一般多分布在土 壤浅层,易受外界环境 变化的影响。 1.须根系马铃薯 由块茎繁殖所发上的根 系为须根系(图6-2)。 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 位、分布状况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块茎萌发时, 在幼芽基部靠芽眼处密 图6-2马铃薯根系合成块茎的分布状 集的3-4节节部发根, 1.土面2.叶柄3.匍匐茎4.幼嫩块茎 称为芽眼根或初生根, 5.纤维根6种薯7.茎的基部8.地下茎 初生根分枝力很强,分 布宽度30厘米左右,深 度可达150-200厘米,是主要吸收根系,另一类是在地下茎节处匍匐茎周围发根,每节 3-4条,称为后生根或匍匐根,分枝能力弱,长度较短,一般10-20厘米,分布在表土。 生育期培土后,基部茎节还能继续发生匍匐根,匍匐根对磷的吸收有很强的能力,吸收的 磷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转移到地上茎叶中去。 马铃薯的根系数量、分枝多少、入土深度和分布,因品种而异并受栽培条件的影响, 早熟品种根系较弱,入土较浅。土层厚、结构良好、水分适宜的土壤环境,都有利于根系 的发育。及时中耕培土,增施磷肥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特别有利于匍匐根的 242242 第二节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栽培种的马铃薯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 本植物,现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些品种,多属于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它们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48。马铃薯植株按形态结构分为根、茎(地上 茎、地下茎、匍匐茎、块茎)、叶、花、果实、种子及部分。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根系 马铃薯用块茎繁 殖所发生的根,均为不 定根,没有主侧根之分, 其根系称须根系。用种 子繁殖所产生的根,有 主侧根之分,其根系称 直根系。马铃薯根系的 总重量仅占植株体总重 量的 1-2%,比其它作物 都小,一般多分布在土 壤浅层,易受外界环境 变化的影响。 1. 须根系 马铃薯 由块茎繁殖所发上的根 系为须根系(图 6-2)。 根据其发生的时期、部 位、分布状况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块茎萌发时, 在幼芽基部靠芽眼处密 集的 3-4 节节部发根, 称为芽眼根或初生根, 初生根分枝力很强,分 布宽度 30 厘米左右,深 度可达 150-200 厘米,是主要吸收根系,另一类是在地下茎节处匍匐茎周围发根,每节 3-4 条,称为后生根或匍匐根,分枝能力弱,长度较短,一般 10-20 厘米,分布在表土。 生育期培土后,基部茎节还能继续发生匍匐根,匍匐根对磷的吸收有很强的能力,吸收的 磷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转移到地上茎叶中去。 马铃薯的根系数量、分枝多少、入土深度和分布,因品种而异并受栽培条件的影响, 早熟品种根系较弱,入土较浅。土层厚、结构良好、水分适宜的土壤环境,都有利于根系 的发育。及时中耕培土,增施磷肥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特别有利于匍匐根的 图 6-2 马铃薯根系合成块茎的分布状 1.土面 2.叶柄 3.匍匐茎 4.幼嫩块茎 5.纤维根 6.种薯 7.茎的基部 8.地下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