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等。体内铜代谢异常的遗传病目前除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外,还发现有Menke病,表现为铜的吸收障碍导致肝、脑中铜含量降低,组织中 含铜酶活力下降,机体代谢紊乱。 二、锌 人体内含锌约2·3g,遍布于全身许多组织中,不少组织含有较多锌,如眼睛含锌达0.5%。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5-200mg。 锌主要在小肠中吸收。肠腔内有与锌特异结合的因子,能促进锌的吸收。肠粘膜细胞中的锌结合蛋白能与锌结合并将其转动到基度膜一 侧,锌在血中与白蛋白结合而送输。锌主要随胰液、胆汁排泄入肠腔。由粪便排出,部分锌可从尿及汗排出。 锌是8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激动剂。如DN八聚合酶,碱性磷酸酶、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参与体内 多种物质的代谢。锌还参与胰岛素合成。近来还发现,在固醇类及甲状腺素的核受体中DNA结合区,有锌参与构成的锌指结构(详见第一章)。 可推测锌在基因调控中亦有重要作用。因此,缺锌会导致多种代谢障碍,如儿童缺锌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器发育受损,伤口愈合迟缓 等。另外,缺锌还可致皮肤干燥,味觉减退等。 三、碘 正常成人体内碘含量25-50mg,大部分集中于甲状腺中。成人每日需要量为0.15mg。 碘主要由食物中摄取,碘的吸收快而且完全,吸收率可高达100%。吸收入血的碘与蛋白结合而送输,主浓集于甲状腺被利用。体内碘主 要由肾排泄,约90%随尿排出,约10%随粪便排出。 碘主要参与合成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在调节代谢及生长发育中均有重要作用。成人缺碘 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称甲状腺肿。胎儿及新生儿缺碘则可引起呆小症、智力迟钝、体力不佳等严重发育不良。常用的预防方法是食用含碘盐或 碘化食油等。 四、锰 成人体内含锰量约10-20mg,主储存于肝和肾中。在细胞内则主要集中于线粒体中。每日需要量为3·5mg。 锰在肠道中吸收与铁吸收机制类似,吸收率较低,仅3?%。吸收后与血浆β1?球蛋白、运锰蛋白结合而送输。主要由胆汁和尿中排出。 锰参与一些酶的构成,如线粒体中丙酮酸羧化酶、精氨酸酶等。不仅参加糖和脂类代谢,而且在蛋白质、DNA和RNA合成中起作用。锰在 自然界分布广泛,以茶叶中含量最丰富。镁的缺乏较少。若吸收过多可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由于生产及生活中防护不善,以粉尘形式进入人体 所致。锰是一种原浆毒,可引起慢性神经系统中毒,表现为锥体外系的功能障得。并可引起眼球集合能力减弱,眼球震额、睑裂扩大等。 五、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体内含量约14-21mg,广泛分布于除脂肪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中。主要以含硒蛋白质形式存在。人体每日 硒的需要量为50·200μg。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桥x)及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氧化酶(PHGSH柳x)的组成成分。GSH柳x中每克分子酶四聚体含有4克原子 硒,硒半胱氨酸的硒醇是酶的催化中心。该酶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能催化G$H与胞液中的过氧化物反应,防止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 G$H柳x活力下降,线粒体不可逆地失去容积控制和收缩能力并最后破裂。缺硒所致肝坏死可能是过氧化物代谢受损的结果。PHGSH柳x与 GSH桺x不同,它存在于肝和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膜间隙中,作用是抗氧化、维持线粒体的完整,避免脂质过氧化物伤害。此外,型碘甲腺原氨 酸5'·脱碘酶(5?ID?1)也是一种含硒酶,其活性中心为Se?Cys,分布于甲状腺、肝、肾和脑垂体中。能催化甲状腺激素T4向其活性形式T3的 转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克山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大骨节病、及碘缺乏病均与缺硒有关。硒还具有抗癌作 用,是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鼻咽癌及肺癌等的抑制剂。硒还具有促进人体细胞内新陈代谢、核酸合成和抗体形成、抗血栓及抗衰 老等多方面作用。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硒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脱发、指甲脱落、周围性神经炎、生长迟缓及生育力降低等。因此不可 盲目补硒、推荐的补硒安全值为400·500μgd。 六、氟 在人体内氟含量约为2·3g,其中90%积存于骨及牙中。每日需要量为2.4mg。 氟主要经胃部吸收,氟易吸收且吸收较迅速。氟主要经尿和粪便排泄、体内氟约80%从尿排出。 氟能与羟磷灰石吸附,取代其羟基形成氟磷灰石,能加强对龋齿的抵抗作用。 3(Ca3(P04)2)Ca(OH)2+2F·→3(Ca3(P042)CaF2+20H。 此外,氟还可直接刺激细胞膜中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或磷脂酶C,启动细胞内cAMP或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引起广泛生物效应。 氟过多亦可对机体产生损伤、如长期饮用高氟(>2mg/L)水。牙釉质受损出现斑纹、牙变脆易破碎等。 七、钒 钒在人体内含量极低,体内总量不足1mg。主要分布于内脏,尤其是肝、肾、甲状腺等部位,骨组织中含量也较高。人体对钒的正常需要 量为100μg/d.等。体内铜代谢异常的遗传病目前除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外,还发现有Menke病,表现为铜的吸收障碍导致肝、脑中铜含量降低,组织中 含铜酶活力下降,机体代谢紊乱。 二、锌 人体内含锌约2-3g,遍布于全身许多组织中,不少组织含有较多锌,如眼睛含锌达0.5%。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5-200mg。 锌主要在小肠中吸收。肠腔内有与锌特异结合的因子,能促进锌的吸收。肠粘膜细胞中的锌结合蛋白能与锌结合并将其转动到基度膜一 侧,锌在血中与白蛋白结合而送输。锌主要随胰液、胆汁排泄入肠腔。由粪便排出,部分锌可从尿及汗排出。 锌是8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激动剂。如DNA聚合酶,碱性磷酸酶、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参与体内 多种物质的代谢。锌还参与胰岛素合成。近来还发现,在固醇类及甲状腺素的核受体中DNA结合区,有锌参与构成的锌指结构(详见第一章)。 可推测锌在基因调控中亦有重要作用。因此,缺锌会导致多种代谢障碍,如儿童缺锌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器发育受损,伤口愈合迟缓 等。另外,缺锌还可致皮肤干燥,味觉减退等。 三、碘 正常成人体内碘含量25-50mg,大部分集中于甲状腺中。成人每日需要量为0.15mg。 碘主要由食物中摄取,碘的吸收快而且完全,吸收率可高达100%。吸收入血的碘与蛋白结合而送输,主浓集于甲状腺被利用。体内碘主 要由肾排泄,约90%随尿排出,约10%随粪便排出。 碘主要参与合成甲状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在调节代谢及生长发育中均有重要作用。成人缺碘 可引起甲状腺肿大,称甲状腺肿。胎儿及新生儿缺碘则可引起呆小症、智力迟钝、体力不佳等严重发育不良。常用的预防方法是食用含碘盐或 碘化食油等。 四、锰 成人体内含锰量约10-20mg,主储存于肝和肾中。在细胞内则主要集中于线粒体中。每日需要量为3-5mg。 锰在肠道中吸收与铁吸收机制类似,吸收率较低,仅3?%。吸收后与血浆β1?球蛋白、运锰蛋白结合而送输。主要由胆汁和尿中排出。 锰参与一些酶的构成,如线粒体中丙酮酸羧化酶、精氨酸酶等。不仅参加糖和脂类代谢,而且在蛋白质、DNA和RNA合成中起作用。锰在 自然界分布广泛,以茶叶中含量最丰富。镁的缺乏较少。若吸收过多可出现中毒症状,主要由于生产及生活中防护不善,以粉尘形式进入人体 所致。锰是一种原浆毒,可引起慢性神经系统中毒,表现为锥体外系的功能障碍。并可引起眼球集合能力减弱,眼球震颤、睑裂扩大等。 五、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体内含量约14-21mg,广泛分布于除脂肪组织以外的所有组织中。主要以含硒蛋白质形式存在。人体每日 硒的需要量为50-200μg。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桺x)及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氧化酶(PHGSH桺x)的组成成分。GSH桺x中每克分子酶四聚体含有4克原子 硒,硒半胱氨酸的硒醇是酶的催化中心。该酶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能催化GSH与胞液中的过氧化物反应,防止过氧化物对机体的损伤。 GSH桺x活力下降,线粒体不可逆地失去容积控制和收缩能力并最后破裂。缺硒所致肝坏死可能是过氧化物代谢受损的结果。PHGSH桺x与 GSH桺x不同,它存在于肝和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膜间隙中,作用是抗氧化、维持线粒体的完整,避免脂质过氧化物伤害。此外,I型碘甲腺原氨 酸5′-脱碘酶(5′?ID?1)也是一种含硒酶,其活性中心为Se?Cys,分布于甲状腺、肝、肾和脑垂体中。能催化甲状腺激素T4向其活性形式T3的 转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克山病、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大骨节病、及碘缺乏病均与缺硒有关。硒还具有抗癌作 用,是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结肠癌、鼻咽癌及肺癌等的抑制剂。硒还具有促进人体细胞内新陈代谢、核酸合成和抗体形成、抗血栓及抗衰 老等多方面作用。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硒过多也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如脱发、指甲脱落、周围性神经炎、生长迟缓及生育力降低等。因此不可 盲目补硒、推荐的补硒安全值为400-500μg/d。 六、氟 在人体内氟含量约为2-3g,其中90%积存于骨及牙中。每日需要量为2.4mg。 氟主要经胃部吸收,氟易吸收且吸收较迅速。氟主要经尿和粪便排泄、体内氟约80%从尿排出。 氟能与羟磷灰石吸附,取代其羟基形成氟磷灰石,能加强对龋齿的抵抗作用。 3(Ca3 (PO4 )2 )·Ca(OH)2+2F-→3(Ca3 (PO4 )2 )·CaF2+2OH-。 此外,氟还可直接刺激细胞膜中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或磷脂酶C,启动细胞内cAMP或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引起广泛生物效应。 氟过多亦可对机体产生损伤、如长期饮用高氟(>2mg/L)水。牙釉质受损出现斑纹、牙变脆易破碎等。 七、钒 钒在人体内含量极低,体内总量不足1mg。主要分布于内脏,尤其是肝、肾、甲状腺等部位,骨组织中含量也较高。人体对钒的正常需要 量为100μg/d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