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奎而南,日就阳道,日渐长而时渐暖至参井而达鼎盛;轸角而北,日就阴道,日渐短而时渐 寒,至箕斗而归于阴极。故论阴阳之消长升降,舍此不足以立言。 八宫与纳甲、纳支、世应 纳甲纳支与世应,论者多以为是与八宫卦序并列的京氏易学条例,致使文意多有割裂 之嫌。其实纳甲纳支与世应是八宫卦序的从属系列,京氏通过这些从属系列,将八宫六十 四卦编织成为一种网状结构,从而与《序卦传》的单向式线性思维结构相区别。 关于八卦纳甲,《京氏易传》卷下云 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 配丙丁 这里讲的是以卦纳甲,乾坤二卦象天地,为阴阳之板本,款配之以甲乙壬癸,括十天干 之终始,具体配置为乾纳甲壬坤纳乙癸。坎离象日月,《系辞》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故京氏认为“坎离者阴阳之性”,并以坎纳戊离纳己。根据阳卦纳阳干、阴卦纳阴干以 及天于的五行方位,乾之壬(阳)坤之乙癸(阴)当东方与北方;坎之戊(阳)离之己(阴) 当中央。震纳庚阳,巽纳辛阴在西方;艮纳丙阳,兑纳丁阴在南方。东汉末期魏伯阳《周易 参同契》据此创月相纳甲法,在易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纳支之法的基本原则出自卦气说,但与孟喜以卦配气有别,《京氏易传》卷下云: 立春正月节在寅,坎卦初六,立秋同用。雨水正月中在丑,巽卦初六(按:“巽”为 “坤”之误,又“初六”当为“六四”),处署同用。惊蛰二月节在子,震卦初九,白露同用。 春分二月中在亥,兑卦九四,秋分同用。清明三月节在戍,艮卦六四,寒露同用。谷雨 三月中在酉,离卦九四,霜降同用。立夏四月节在中,坎卦六四,立冬同用。小满四月 中在未,巽卦六四,小雪同用。芒种五月节在午,乾宫九四,大雪同用。夏至五月中在 已,兑宫初九,冬至同用。小暑六月节在辰,民宫初六,小寒同用。大暑六月中在卯, 离宫初九,大寒同用。 盂喜卦气说见于《易纬》之《乾元序制记》和《通卦验》、《稽览图》。其中涉及到以八卦 配节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以坎震离兑四正卦二十四交配二十四气:坎初六冬至、九二小 寒、六三大寒、六四立春、九五雨水、上六惊蛰;震初九春分、六二清明、六三谷雨、九四立 夏六五小满、上六芒种;离初九夏至六二小暑九三大暑、九四立秋、六五处暑、上九白 露;兑初九秋分、九二寒露六三霜降九四立冬、九五小雪、上六大雪。其二,以八卦配节 气:乾主立冬、坎主冬至艮主立春震主春分巽主立夏离主夏至、坤主立秋、兑主秋分, 八卦共主二分二至四立。与上述两种配法不同,《京氏易传》以八卦配气的配法是:以乾坤 震巽各配二气共八气;以坎离艮兑各配四气,以十六气。由上可知,卦气说的以卦配气 服从于各自思想体系的需要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孟喜卦气说的易学条例到处乱套 《京氏易传》以卦配气落实在爻位上。如“芒种五月节在午,乾宫九四,大雪同用”,即 谓乾九四爻纳地支午配节气为芒种大雪;又如“惊蛰二月节在子震卦初九,白露同用”, 即谓震初九爻纳地支子,配节气为惊蛰、白露。根据阳卦纳阳支、阴卦纳阴支的规则,乾九 四至上九,所纳地支为午申戌,则其初九至九三当为子寅辰;震初九至六三,为子寅辰,九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e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奎而南 , 日就阳道 , 日渐长而时渐暖 , 至参井而达鼎盛 较角而北 , 日就阴道 , 日渐短而时渐 寒 , 至箕斗而归于 阴极 。 故论阴阳之消长升降 , 舍此不足 以立 言 。 三 、 八宫与纳 甲 、 纳支 、 世应 纳 甲纳支与世应 , 论者多 以为是与八宫卦序并列的京氏易学条例 , 致使文意多有割裂 之嫌 。 其实纳 甲纳支与世应是八宫卦序的从属 系列 , 京氏通过这些从属系列 , 将八宫六 十 四卦编织成为一种 网状结构 , 从而与《序卦传 》的单向式线性思维结构相 区别 。 关于八卦纳 甲 ,《京 氏易传 》卷下云 分天地乾冲之象 , 益之以 甲 乙 壬癸 , 震龚之象配庚辛 , 坎 离之 象配戊 己 , 良兑之象 配 丙 丁 。 这里讲的是以卦纳 甲 , 乾坤二卦象天地 , 为阴阳之根本 , 故配之以 甲乙壬癸 , 括十天干 之终始 , 具体配置为乾纳 甲壬 , 坤纳乙癸 。 坎离象 日月 ,《系辞 》谓 “ 悬象著明莫大乎 日月 ” , 故京 氏认为 “ 坎离者 , 阴 阳之性命 ” , 并以坎纳戊 , 离纳 己 。 根据阳卦纳 阳干 、 阴卦纳阴干 以 及天干 的五行方位 , 乾之甲壬 阳 、 坤之乙癸 阴 当东方与北方 坎之戊 阳 、 离之己 阴 当中央 。 震纳庚阳 , 粪纳辛阴在西方 良纳丙阳 , 兑纳丁 阴在南方 。 东汉末期魏伯阳《周易 参同契 》据此创月相纳 甲法 , 在易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 纳支之法的基本原则出 自卦气说 , 但与孟喜 以卦配气有别 ,《京 氏易传 》卷下 云 立春正 月节在 寅 , 坎卦初 六 , 立秋 同 用 。 雨 水 正 月 中在五 , 奖 卦初 六 按 “ 龚 ” 为 “ 坤 ”之误 , 又 “ 初 六 ” 当为 “ 六 四 ” , 处署 同用 。 惊蛰二 月节在子 , 震卦初 九 , 白露 同 用 。 春分二 月 中在亥 , 兑卦九 四 , 秋分 同 用 。 清明三 月节在戌 , 民卦六 四 , 寒落 同用 。 谷雨 三 月 中在酉 , 离卦 九 四 , 霜 降同 用 。 立夏四 月节在 申 , 坎卦六 四 , 立冬 同用 。 小 满 四 月 中在未 , 奖卦六 四 , 小 雪 同用 。 芒种五 月节在午 , 乾宫 九四 , 大雪 同用 。 夏至五 月 中在 已 , 兑 宫初 九 , 冬至 同用 。 小 署六 月 节在辰 , 良宫初 六 , 小 寒 同用 。 大署六 月 中在 卵 , 离宫初 九 , 大寒 同用 。 孟喜卦气说见于《易纬 》之《乾元序制记 》和《通卦验 》 、《稽览图 》 。 其 中涉及到 以八卦 配节令者有两种情况 其一 , 以坎震离兑 四正卦二十四交配二十四气 坎初六冬至 、 九二小 寒 、 六三大寒 、六 四立春 、 九五雨水 、 上六惊蛰 震初九春分 、 六二清明 、 六 三谷雨 、 九 四立 夏 、六五小满 、 上六芒种 离初九夏至 、 六二小暑 、 九三大暑 、 九 四立秋 、 六 五处暑 、 上九 白 露 兑初九秋分 、 九二寒露 、 六三霜降 、 九 四立冬 、 九五小雪 、 上六大雪 。 其二 , 以八卦配节 气 乾主立冬 、坎主冬至 、 良主立春 、震主春分 、 粪 主立夏 、 离主夏至 、 坤 主立秋 、兑主秋分 , 八卦共主二分二至 四立 。 与上述两种配法不 同 ,《京氏易传 》以八卦配气的配法是 以乾坤 震龚各配二气 , 共八气 以坎离 良兑各配 四气 , 以十六气 。 由上可 知 , 卦气说的以卦配气 , 服从于各 自思想体系的需要 , 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孟喜卦气说的易学条例到处乱套 。 《京 氏易传 》以卦配气落实在艾位上 。 如 “ 芒种五月节在午 , 乾宫九 四 , 大雪 同用 ” , 即 谓乾九四艾纳地支午 , 配节气为芒种 、 大雪 又如 “ 惊蛰二月节在子 , 震卦初九 , 白露 同用 ” , 即谓震初九交纳地支子 , 配节气为惊蛰 、 白露 。 根据阳卦纳阳支 、 阴卦纳阴支的规则 , 乾九 四至上九 , 所纳地支为午 申戌 , 则其初九至九三 当为子寅辰 震初九至六 三 , 为子寅辰 , 九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