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磷脂分子中不同的酯键。作用于1,2位酯键的酶分别称为磷脂酶A1及A2,作用于溶血 磷脂1位酯键的酶称为磷脂酶B1,作用于3位磷酸酯健的酶称为磷脂酶C,作用磷酸取 代基间酯键的酶称为磷脂酶D(图7-5)。 磷脂酶A2存在于动物各组织的细胞膜及线粒体膜上,Ca2+为其激活剂,使甘油磷 脂分子中2位酯键水解,产物为溶血磷脂及多不饱和脂酸(大多为花生四烯酸)。溶血磷 脂1为2位脱去脂酰基的磷脂,是一类具较强表面活性的物质,能使红细胞膜或其他细 胞膜破坏引起溶血或细胞坏死。有人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胰腺磷脂酶A对胰 腺细胞膜的损伤密切相关。溶血磷脂在细胞内溶血磷脂酶1即磷脂酶B1的作用下,使1 位酯键水解,另一脂酸脱下生成不含脂酸的甘油磷酸胆碱即失去溶解细胞膜的作用,后 者能进一步被磷脂酶D水解为磷酸甘油及含氮碱。磷脂酶A1存在于动物组织溶酶体中 (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亦含有),能水解磷脂的1位酯键,产生脂酸及溶血磷脂2。磷脂酶 C存在于细胞膜及某些细菌中,能特异水解3位磷酸酯键,产物为甘油二酯及磷酸胆碱 或磷酸乙醇胺等, 第五节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是最早由动物胆石中分离出具有羟基的固体醇类化合物,故称为胆固醇 ( cholesterol, chole胆, sterol固醇)。所有固醇(包括胆固醇)均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共 同结构。环戊烷多氢菲由3个已烷环及1个环戊烷稠合而成。不同的固醇均具环戊烷多 氢菲的基本结构,区别是碳原子数及取代基不同,其生理功能各异 植物不含胆固醇但含植物固醇,以β-谷固醇(β- -sitosterol)为最多。β-谷固醇与 固醇的结构相似,其区别是Ca上连有C基,因而其17-B-碳连接的侧链不是八碳侧 链而是十碳侧链,共有29个碳原子。酵母含麦角固醇( ergosterol),Ca连有CH3基,22, 23碳间及7,8碳间为双键,共有28个碳原子,它是维生素D的前体。细菌不含固醇类 化合物。 人体约含胆固醇140g,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大约1/4分布在脑及神经组织中, 约占脑组织的硎%。肝、肾、肠等内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亦含较多的胆固醇,每100g组 织约含200~500mg,其中以肝最多。肌肉组织含量较低。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 素的内分泌腺胆固醇含量较高,达1%~5%。 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 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每天可合成 lg左右。肝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合成,10%由小肠合 胆固醇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及光面内质网膜上,因此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细胞胞液 及内质网中进行。 (二)合成原料磷脂分子中不同的酯键。作用于 1,2 位酯键的酶分别称为磷脂酶 A1及 A2,作用于溶血 磷脂 1 位酯键的酶称为磷脂酶 B1,作用于 3 位磷酸酯健的酶称为磷脂酶 C,作用磷酸取 代基间酯键的酶称为磷脂酶 D(图 7-5)。 磷脂酶 A2 存在于动物各组织的细胞膜及线粒体膜上,Ca 2+为其激活剂,使甘油磷 脂分子中 2 位酯键水解,产物为溶血磷脂及多不饱和脂酸(大多为花生四烯酸)。溶血磷 脂 1 为 2 位脱去脂酰基的磷脂,是一类具较强表面活性的物质,能使红细胞膜或其他细 胞膜破坏引起溶血或细胞坏死。有人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胰腺磷脂酶 A2 对胰 腺细胞膜的损伤密切相关。溶血磷脂在细胞内溶血磷脂酶 1 即磷脂酶 B1 的作用下,使 1 位酯键水解,另一脂酸脱下生成不含脂酸的甘油磷酸胆碱即失去溶解细胞膜的作用,后 者能进一步被磷脂酶 D 水解为磷酸甘油及含氮碱。磷脂酶 A1 存在于动物组织溶酶体中 (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亦含有),能水解磷脂的 1 位酯键,产生脂酸及溶血磷脂 2。磷脂酶 C 存在于细胞膜及某些细菌中,能特异水解 3 位磷酸酯键,产物为甘油二酯及磷酸胆碱 或磷酸乙醇胺等。 第五节 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是最早由动物胆石中分离出具有羟基的固体醇类化合物,故称为胆固醇 (cholesterol, chole 胆,sterol 固醇)。所有固醇(包括胆固醇)均具有环戊烷多氢菲的共 同结构。环戊烷多氢菲由 3 个已烷环及 1 个环戊烷稠合而成。不同的固醇均具环戊烷多 氢菲的基本结构,区别是碳原子数及取代基不同,其生理功能各异。 植物不含胆固醇但含植物固醇,以β-谷固醇(β-sitosterol)为最多。β-谷固醇与 胆固醇的结构相似,其区别是 C24 上连有 C2H5 基,因而其 17-β-碳连接的侧链不是八碳侧 链而是十碳侧链,共有 29 个碳原子。酵母含麦角固醇(ergosterol),C24 连有 CH3 基,22, 23 碳间及 7,8 碳间为双键,共有 28 个碳原子,它是维生素 D 的前体。细菌不含固醇类 化合物。 人体约含胆固醇 140g,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大约 1/4 分布在脑及神经组织中, 约占脑组织的 2%。肝、肾、肠等内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亦含较多的胆固醇,每 100g 组 织约含 200~500mg,其中以肝最多。肌肉组织含量较低。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 素的内分泌腺胆固醇含量较高,达 1%~5%。 一、胆固醇的合成 (一)合成部位 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每天可合成 1g 左右。肝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 70%~80%由肝合成,10%由小肠合 成。 胆固醇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及光面内质网膜上,因此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细胞胞液 及内质网中进行。 (二)合成原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