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正始诗歌以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为代表。正始诗歌变建安诗歌忧患民生、 抒写政治理想为抒写个人的苦闷忧愤的情怀,变建安风骨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 格调为正始之音的隐晦曲折、远旨遥深的风格。阮籍《咏怀诗》、嵇康《幽愤诗》 体现了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 西晋诗歌,太康前后是诗歌的繁荣时期。“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这 时期的杰出诗人。陆机和潘岳的诗歌代表着西晋诗歌的主流诗风,讲究形式, 趋向骈偶,描写细腻繁富,辞藻华丽。左思以寒士愤懑不平的心态唱出了愤世之 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左思风力”。西晋末东晋初,刘琨英雄末路的悲歌和郭 璞游仙咏怀,亦能自成一格。 东晋诗坛,玄言诗歌兴盛,许询、孙绰是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其诗“皆平典 似道德论”(《诗品》)。谢混、殷仲文初涉山水,稍变玄言。惟独大诗人陶渊明, 以平淡自然的诗风,一洗玄言风气,开田园诗之先河,使五言创作别开生面。 南北朝诗坛,“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元嘉诗坛“颜 谢”齐名,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若铺锦列绣,雕缋满眼。谢灵运开 山水诗派,颜延之启文人雕饰之习。鲍照诗歌承汉魏风骨,俊逸豪放,奇矫凌厉 尤其擅长乐府诗,还使七言歌行体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颜、谢、鲍,世称“元 嘉三大家。”齐梁时代采丽竞繁,诗体渐变,永明体形成。周颙发现四声,沈约 创“四声八病”之说,永明诗人始用格律。永明体诗歌的代表作家是“竟陵八友” 其中以沈约、谢朓成就最髙。谢朓又以山水清音凌越群友之上,写得婉转自然, 清新流丽。永明体为唐代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梁陈宫体诗以永明新体写闺闱 叙艳情。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下,庾信父子、徐陵父子和刘孝绰等一大批宫廷 诗人应声附和,陈后主陈叔宝、江总等踵武尾随,一时靡声柔曲充斥诗坛。但他 们讲究词采、声律、对仗的写作方法和新颖独到的言情主张,在诗歌史上亦有 定的意义。北朝诗坛有“北地三才”,即温子升,邢邵、魏收,亦擅名一时。庾 信、王褒人北后一变宫体,凌云健笔,萧瑟苍凉 南北朝民歌风格迥异。南歌柔媚婉转,北曲质朴刚健。南有《西洲曲》,北 有《木兰诗》,双璧辉映,代表着南北民歌的最髙成就。一曲《敕勒歌》,亦成 为流传千古的绝唱 2.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创作,虽无汉大赋的恢宏气度及雄霸文坛的地位,但 叙事、咏物、抒情小赋亦别见情趣,名篇巧制不绝于时。魏晋时期,王粲《登楼 赋》、曹植《洛神赋》、向秀《思旧赋》、潘岳《闲情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均为传世名篇。此时,模拟汉大赋的余波尚存,左思、潘岳、谢灵运等均 有篇制。而左思《三都赋》更是引起“洛阳纸贵”的轰动。南北朝时期,鲍照《芜正始诗歌以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为代表。正始诗歌变建安诗歌忧患民生、 抒写政治理想为抒写个人的苦闷忧愤的情怀,变建安风骨慷慨悲凉、清新刚健的 格调为正始之音的隐晦曲折、远旨遥深的风格。阮籍《咏怀诗》、嵇康《幽愤诗》 体现了这一时期诗歌的特点。 西晋诗歌,太康前后是诗歌的繁荣时期。“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这 一时期的杰出诗人。陆机和潘岳的诗歌代表着西晋诗歌的主流诗风,讲究形式, 趋向骈偶,描写细腻繁富,辞藻华丽。左思以寒士愤懑不平的心态唱出了愤世之 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左思风力”。西晋末东晋初,刘琨英雄末路的悲歌和郭 璞游仙咏怀,亦能自成一格。 东晋诗坛,玄言诗歌兴盛,许询、孙绰是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其诗“皆平典 似道德论”(《诗品》)。谢混、殷仲文初涉山水,稍变玄言。惟独大诗人陶渊明, 以平淡自然的诗风,一洗玄言风气,开田园诗之先河,使五言创作别开生面。 南北朝诗坛,“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元嘉诗坛“颜 谢”齐名,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若铺锦列绣,雕缋满眼。谢灵运开 山水诗派,颜延之启文人雕饰之习。鲍照诗歌承汉魏风骨,俊逸豪放,奇矫凌厉, 尤其擅长乐府诗,还使七言歌行体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颜、谢、鲍,世称“元 嘉三大家。”齐梁时代采丽竞繁,诗体渐变,永明体形成。周颙发现四声,沈约 创“四声八病”之说,永明诗人始用格律。永明体诗歌的代表作家是“竟陵八友”, 其中以沈约、谢朓成就最高。谢朓又以山水清音凌越群友之上,写得婉转自然, 清新流丽。永明体为唐代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梁陈宫体诗以永明新体写闺闱, 叙艳情。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下,庾信父子、徐陵父子和刘孝绰等一大批宫廷 诗人应声附和,陈后主陈叔宝、江总等踵武尾随,一时靡声柔曲充斥诗坛。但他 们讲究词采、声律、对仗的写作方法和新颖独到的言情主张,在诗歌史上亦有一 定的意义。北朝诗坛有“北地三才”,即温子升,邢邵、魏收,亦擅名一时。庾 信、王褒人北后一变宫体,凌云健笔,萧瑟苍凉。 南北朝民歌风格迥异。南歌柔媚婉转,北曲质朴刚健。南有《西洲曲》,北 有《木兰诗》,双璧辉映,代表着南北民歌的最高成就。一曲《敕勒歌》,亦成 为流传千古的绝唱。 2.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创作,虽无汉大赋的恢宏气度及雄霸文坛的地位,但 叙事、咏物、抒情小赋亦别见情趣,名篇巧制不绝于时。魏晋时期,王粲《登楼 赋》、曹植《洛神赋》、向秀《思旧赋》、潘岳《闲情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辞》,均为传世名篇。此时,模拟汉大赋的余波尚存,左思、潘岳、谢灵运等均 有篇制。而左思《三都赋》更是引起“洛阳纸贵”的轰动。南北朝时期,鲍照《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