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8·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 n Joum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vo32№2去中扬 思路与方法 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 刘强,陈宪海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 摘要对于无症状疾病的病因辨识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综合考虑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及先天因素等各 种致病因素,分析病因,审因论治,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查明病因,寻找辨证的突破点。同时参照病史,调和阴 阳,阻断病勢传变,改善体质,防病复发,开放思维,寻找辨治新方法,为临床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治提供思路 关键词肺系疾病;辨证论治;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2)02-0118-02 无症状疾病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发现异常,能够确1分析病因,审因论治 诊疾病,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和体征,或患者处在 病因对疾病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治疗用 某些疾病的缓解期,患者在疾病未发作时没有任何异药的依据。对于无症状疾病的辨治,病因辨识具有重 常的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的一类疾病。近年来,随要的提示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可改变无证可辨的状 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诊疗手段日臻完况。因此,认真分析病因有助于无症状疾病的辨治。 善,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疾 对于无症状疾病的病因辨识应以整体观念为指 病被明确诊断。其中,无症状肺系疾病占有很大的比导,综合考虑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及先天因素等各 例。本文就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证论治思路探讨如种致病因素,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查明病因,寻找辨 下 证的突破点。如很多肺痨患者发病早期可以无任何 法进行完美地阐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黄帝内经》,而最值得学习借鉴的是其对《黄帝内经》 扬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这部经典著作的应用。在研究医家学术思想时必须 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要掌握医家的学术渊源,把医家客观地放回其所在的 在皮者,汗而发之;血实宜决之”,故其将汗吐下三法时代背景中,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医家学术成就的精 行发挥,提出“凡解表者皆汗法”“凡上行者皆吐法”髓。张子和研究应用《黄帝内经》,在继承的基础上不 和“凡下行者皆下法”的概念,丰富了中医治法,为后断完善、创新中医学理论,并提出自己不同的学术见 世医家临证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解,为研究《黄帝内经》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为怎 42《黄帝内经》中其他治法的发挥运用张子和使样“学经典做临床”做出了榜样。 用补法的特点是强调食补,他认为祛邪使病人能食才 是真正的补,而其理论亦来源于《黄帝内经》,他指出:参考文献 “《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张氏根据《内经》[1徐江雁,许振国张子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中以情胜情的理论在临床上还善用情志疗法,如《素 社,2006 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2]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热;苦伤气,咸胜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惊者平 其灵活地掌握并应用这些理论,成为中医史上运作者简介:李萍(1977-),女,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 用情志疗法效果最好的医家之一。 究方向:中医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研究。 纵观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最深的就是 (收稿日期:2011-11-02) 基金项目:“泰山学者”中医肺病学岗位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编号:t301181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0) 万方数据·118·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Jilin Journ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 V01.32 No.2 者球中危药 ·思路与方法· 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治思路 刘强1,陈宪海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摘要 对于无症状疾病的病因辨识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综合考虑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及先天因素等各 种致病因素,分析病因,审因论治,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查明病因,寻找辨证的突破点。同时参照病史,调和阴 阳,阻断病势传变,改善体质,防病复发,开放思维,寻找辨治新方法,为临床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治提供思路。 关键词 肺系疾病;辨证论治;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2)02一01 18—02 无症状疾病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发现异常,能够确 诊疾病,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和体征,或患者处在 某些疾病的缓解期,患者在疾病未发作时没有任何异 常的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的一类疾病¨J。近年来,随 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诊疗手段日臻完 善,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无症状疾 病被明确诊断。其中,无症状肺系疾病占有很大的比 例。本文就无症状肺系疾病的辨证论治思路探讨如 下。 1分析病因。审因论治 病因对疾病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治疗用 药的依据。对于无症状疾病的辨治,病因辨识具有重 要的提示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可改变无证可辨的状 况。因此,认真分析病因有助于无症状疾病的辨治。 对于无症状疚病的病因辨识应以整体观念为指 导,综合考虑六淫、七情、饮食、劳逸及先天因素等各 种致病因素,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查明病因,寻找辨 证的突破点。如很多肺痨患者发病早期可以无任何 法进行完美地阐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其轻而 扬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 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 在皮者,汗而发之;血实宜决之”,故其将汗吐下三法 进行发挥,提出“凡解表者皆汗法”“凡上行者皆吐法” 和“凡下行者皆下法”的概念,丰富了中医治法,为后 世医家临证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4.2《黄帝内经》中其他治法的发挥运用 张子和使 用补法的特点是强调食补,他认为祛邪使病人能食才 是真正的补,而其理论亦来源于《黄帝内经》,他指出: “《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张氏根据《内经》 中以情胜情的理论在临床上还善用情志疗法,如《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 热;苦伤气,咸胜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惊者平 之”,其灵活地掌握并应用这些理论,成为中医史上运 用情志疗法效果最好的医家之一。 纵观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最深的就是 《黄帝内经》,而最值得学习借鉴的是其对《黄帝内经》 这部经典著作的应用。在研究医家学术思想时必须 要掌握医家的学术渊源,把医家客观地放回其所在的 时代背景中,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医家学术成就的精 髓。张子和研究应用《黄帝内经》,在继承的基础上不 断完善、创新中医学理论,并提出自己不同的学术见 解,为研究《黄帝内经》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为怎 样“学经典、做临床”做出了榜样。 参考文献: [1]徐江雁,许振国.张子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2006. [2]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萍(1977一),女,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 究方向:中医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201l一11—02) 基金项目:“泰山学者”中医肺病学岗位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编号:ts2011081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078)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