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根据感受器存在的部位,可将温度感受器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根据感受温度的性质,温度 感受器又可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 (peripheral thermoreceptor)是存在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对温度敏 感的游离的神经末梢,包括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当局部温度升高时,热感受器兴奋,反之,温度降低时冷感受器 兴奋。这两种感受器各自对一定范围的温度敏感。例如大鼠阴囊的冷感受器在28℃时发放冲动的频率最高,而热 感受器则在43℃时发放冲动频率最高。当温度偏离这两个数值时,两种感受器发放冲动的频率都将减少。此外 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速率更为敏感 2.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central thermoreceptor)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 的神经元。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等处都含有这样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其中有些神经元在局部组织温度升 高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称为热敏神经元(warm- sensitive neuron);另一些神经元在局部组织温度降低时冲动发 放频率增加,称为冷敏神经元(cold- sensitive neuron)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弓状核中以冷敏神经元居多,而在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 (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area,PO/A)中,热敏神经元比较多见。实验证明,局部脑组织温度变动0.1 ℃,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就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出现适应现象(图7-4) P/AH中的某些温度敏感神经元除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外,尚能对下丘脑以外的部位,如中脑、延髓、脊 髓,以及皮肤、内脏等处的温度变化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来自中枢和外周的温度信息可会聚于这类神经元。此 外,这类神经元能直接对致热原( pyrogen)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各许多种肽类物质等发生反应,并导致 体温的改变 2.体温调节中枢 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参与调节体温的神经元,但在多种恒温动物中进行横断脑 干的实验证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动物虽然在行为方面可能出现障碍,但仍具有维持体温 相对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实验证明,PO/AH的活动在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根据如下:①广泛破坏PO/AH区后,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散热和产热反应都明显减弱或消失;②身体各个部位的温度传入信息均会聚于PO/AH:③PO/AH 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对致热原以及其他能影响体温的化学物质的反应同这些物质所引起的体温调节反应是一致的 ④Po/AH输出的整合指令是广泛性的,即其所引起的体温调节反应既有自主神经系统参与(如血管舒缩反应、发汗 反应),又有躯体神经系统参与(如战栗),还有内分泌系统参与(如激素引起的代谢改变)等。 3.体温调节过程一一体温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 set point) 即规定的温度值,如37℃。P0∥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整体温的。也就是说,当体温与 调定点的水平一致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当中枢的局部温度稍高于调定点的水平时,中枢的调节活动立 即使产热活动降低,散热活动加强;反之,当中枢的局部温度稍低于调定点水平时,产热活动就加强,散热活动降 低,直到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关于调定点的设置过程,目前有多种说法,尚无最后定论,如Na+/Ca2+比例学说 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学说等。前者认为,PO/AH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细胞内外的Na+/Ca2+比值决定调定点的水平:比值 增大时调定点上移:反之,比值减小时调定点下移。后者的主要观点是,调定点的水平取决于冷敏和热敏两种温度 敏感神经元对温度反应曲线的斜率: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减小,或冷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增大时,调定 点上移;反之,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增大,或冷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减小时,调定点下移。但这诸多学 说都归结到一点,即调定点是由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决定的。例如,由细菌所致的发热( fever),是由 于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的调定点被重新设置,称为重调定( resetting)。具体地说,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 应阈值升高(斜率减小),而冷敏神经元的庾值则下降,(斜率增大),调定点因而上移(例如上移到39℃)(图7 4)。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39℃以上时才出现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 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继续在此新的体温水平上保持平衡。这就是说,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仍在工作,但由于调定根据感受器存在的部位,可将温度感受器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根据感受温度的性质,温度 感受器又可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peripheral thermoreceptor)是存在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对温度敏 感的游离的神经末梢,包括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当局部温度升高时,热感受器兴奋,反之,温度降低时冷感受器 兴奋。这两种感受器各自对一定范围的温度敏感。例如大鼠阴囊的冷感受器在28 ℃时发放冲动的频率最高,而热 感受器则在43 ℃时发放冲动频率最高。当温度偏离这两个数值时,两种感受器发放冲动的频率都将减少。此外, 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速率更为敏感。    2.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central thermoreceptor)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 的神经元。脊髓、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等处都含有这样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其中有些神经元在局部组织温度升 高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称为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 neuron);另一些神经元在局部组织温度降低时冲动发 放频率增加,称为冷敏神经元(cold-sensitive neuron)。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弓状核中以冷敏神经元居多,而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us area,PO/AH)中,热敏神经元比较多见。实验证明,局部脑组织温度变动0.1 ℃,这两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就会发生变化,而且不出现适应现象(图7-4)。    PO/AH中的某些温度敏感神经元除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外,尚能对下丘脑以外的部位,如中脑、延髓、脊 髓,以及皮肤、内脏等处的温度变化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来自中枢和外周的温度信息可会聚于这类神经元。此 外,这类神经元能直接对致热原(pyrogen)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各许多种肽类物质等发生反应,并导致 体温的改变。    2.体温调节中枢    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都存在参与调节体温的神经元,但在多种恒温动物中进行横断脑 干的实验证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动物虽然在行为方面可能出现障碍,但仍具有维持体温 相对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实验证明,PO/AH的活动在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根据如下: ①广泛破坏PO/AH区后, 与体温调节有关的散热和产热反应都明显减弱或消失;②身体各个部位的温度传入信息均会聚于PO/AH;③ PO/AH 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对致热原以及其他能影响体温的化学物质的反应同这些物质所引起的体温调节反应是一致的; ④ PO/AH输出的整合指令是广泛性的,即其所引起的体温调节反应既有自主神经系统参与(如血管舒缩反应、发汗 反应),又有躯体神经系统参与(如战栗),还有内分泌系统参与(如激素引起的代谢改变)等。    3.体温调节过程——体温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set point), 即规定的温度值,如37 ℃。PO/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整体温的。也就是说,当体温与 调定点的水平一致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当中枢的局部温度稍高于调定点的水平时,中枢的调节活动立 即使产热活动降低,散热活动加强;反之,当中枢的局部温度稍低于调定点水平时,产热活动就加强,散热活动降 低,直到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关于调定点的设置过程,目前有多种说法,尚无最后定论,如Na+/Ca2+比例学说、 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学说等。前者认为,PO/AH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细胞内外的Na+/Ca2+比值决定调定点的水平:比值 增大时调定点上移;反之,比值减小时调定点下移。后者的主要观点是,调定点的水平取决于冷敏和热敏两种温度 敏感神经元对温度反应曲线的斜率: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减小,或冷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增大时,调定 点上移;反之,热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增大,或冷敏神经元反应曲线的斜率减小时,调定点下移。但这诸多学 说都归结到一点,即调定点是由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决定的。例如,由细菌所致的发热(fever),是由 于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的调定点被重新设置,称为重调定(resetting)。具体地说,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反 应阈值升高(斜率减小),而冷敏神经元的庾值则下降,(斜率增大),调定点因而上移(例如上移到39 ℃ )(图7- 4)。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战栗等产热反应,直到体温升高到39 ℃以上时才出现散热反应。只要致热因素不消 除,产热和散热过程就继续在此新的体温水平上保持平衡。这就是说,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仍在工作,但由于调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