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问答题(共30分) 20.语言符号和规则都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语言就失去了它的藏身之处,实际上 也就没有了语言。而语言符号和规则在言语中的存在,也不是事先规定好的,不是有人设计制 定了一套符号和规则,然后再把它们放到言语中去。相反是先有人们口头上的言语,然后才有 语言学家从中归纳出来的语言符号和规则。(4分)如:说汉语语音中有二十一个声母、三十九 个韵母,并且只有声母和韵母相拼才能构成音节,这些并不是在语言产生的时候设计好的,而 是后人对汉语的所有音节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来的。其他如语言中的基本词汇、语法规则 等等,也都是从言语中切分或总结出来的。(3分) 二者关系:一·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这好比父与子的关系,无父则无子;另一 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反过来又制约言语,这好比官与民的关系,官出自民,又约束民。 语言和言语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双重关系。(3分) 21.词性是跟词类有联系的一个概念。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功能的类别,着眼于总体,分类 是以全体词为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性相同的一类一类的词;词性是指词的语法特性,者眼 于个体,是以个别词为对象所作的归类,得出的结果是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一个一个的词。(4 分)例如:“学校”这个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可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这些正是名词的主要特点, 所以“学校”就归人名词这一类,“学校”的词性是名词。(3分) “代表人民”中的“代表”是动词,因为它后面带了宾语,也可以用“不”来修饰;“三位代表” 中的“代表”是名词,因为它前面有数量词组修饰,且不能用“不”修饰。这一现象说明从归类的 角度看,有些词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特点,这就是词的兼类。(3分) 22.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符合语法关系。词与词的组合,首先必须注意词的语法特 点,弄清楚哪些词与哪些词能搭配,哪些词不能搭配。例如:可以说“培养能力”,不能说“培养 水平”。(2)符合事理逻辑。词与词的组合,必须符合常理。如:可以说“喝水”,不能说“喝饭”。 (3)符合语言习惯。语言中有些习惯说法,可能不符合语法,不符合事理,但已经约定俗成,则 可以使用。例如“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救火”、“救灾”等就属于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不能 由这种习惯说法去类推,造出一些并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来。例如:可以说“养病”,但不能 类推出“养感冒”、“养肺炎”来。(评分说明:以上第一、二点各占2分,第三点占3分,共7分) “我很同情你的心情”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即可以说“同情你的处境”、“同情你的遭 遇”,不能说“同情你的心情”,因为“同情”与“心情”不能搭配。应修改为“我很理解你的心情”。 (3分) 866四、问答题{共 30 分) 20. 语言符号和规则都存在于言语之中,没有言语,语言就失去了它的藏身之处,实际上 也就没有了语言。而语言符号和规则在言语中的存在,也不是事先规定好的,不是有人设计制 定了一套符号和规则,然后再把它们放到言语中去。相反是先有人们口头上的言语,然后才有 语言学家从中归纳出来的语言符号和规则。 (1 分)如:说汉语语音中有二十一个声母、三十九 个韵母,并且只有声母和韵母相拼才能构成音节,这些并不是在语言产生的时候设计好的,而 是后人对汉语的所有音节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来的。其他如语言中的基本词汇、语法规则 等等,也都是从言语中切分或总结出来的。 (3 分) 二者关系:一 方面,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这好比父与子的关系,无父则无子;另→ 方面.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反过来义制约言语,这好比官与民的关系,官出自民,又约束民。 语言和言语之间就是这样-种双重关系。(3分) 1.词性是跟词类有联系的一个概念 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功能的类别,着眼于总体,分类 是以全体词为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性相同的一类一类的词;词性是指词的语法特性,着眼 于个体,是以个别词为对象所作的归类,得出的结果是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一个一个的词。 (4 忖例如学校"这个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可以受数量词组的修饰,这些正是名词的主要特点, 所以"学位"就归入名词这一类"学校"的词性是名词。 (3 分) "代表人民"中的"代表"是动词,因为它后面带了宾语,也可以用"不"来修饰"三位代表" 中的"代表"是名词,因为它前面有数量词组修饰,且不能用"不"修饰。这一现象说明从归类的 角度看,有些词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特点,这就是词的兼类。 (3 分) 22.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符合语法关系 词与词的组合,首先必须注意词的语法特 点,弄清楚哪些词与哪些词能搭配,哪些词不能搭配。例如:可以说"培养能力"不能说"培养 水平" (2) 符合事理逻辑。词与词的组合,必须符合常理。如:可以说"喝水",不能说"喝饭"。 (3) 符合语言习惯。语言中有些习惯说法,可能不符合语法,不符合事理,但已经约定俗成,则 可以使用。例如"打扫卫生"、"恢复疲劳"、"救火"、"救灾"等就属于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不能 由这种习惯说法去类推,造出一些并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子来。例如:可以说"养病"但不能 类推出"养感冒"、"养肺炎"来。(评分说明:以上第一、二点各占 分,第二点占 分,共 分) "我很!可情你的心情"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即可以说"同情你的处境"、"同情你的遭 遇"不能说"同情你的心情",因为"同情"与"心情"不能搭配。应修改为"我很理解你的心情"。 (3 分) 866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