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文章线索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线索特点,掌握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章线索作用 2掌握关于文章线索题型的解题方法 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记叙文中的线索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 (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怎样把握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 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 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七年级下册)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 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 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此文章题目“从……到……”就 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由 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 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七年级下册)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 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米左右的地方→ 峰顶。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 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 线索”。 3、以人物为线索。 如《最后一课》(七年级下册)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 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4、以一事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 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5、以一物为线索。文章线索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线索特点,掌握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文章线索作用 2 掌握关于文章线索题型的解题方法。 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记叙文中的线索 1、线索:(1)以人物为线 (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 (4)以事件为线 (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二、怎样把握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 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 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七年级下册)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 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伟大的悲剧》的线索的语言标志是:1912 年 1 月 16 日这一天→1 月 18 日 →2 月 17 日夜里 1 点钟→3 月 2 日→一天中午→3 月 21 日→3 月 29 日。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此文章题目“从……到……”就 可以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是以地点的转移来组织材料的。像这样以由一 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写出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 人物活动的空间很大,地点的转换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变换的地点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七年级下册)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 8500 米以上 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带”的高度上→8830 米左右的地方→ 峰顶。 像这样的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活动来 实现的,所以,往往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 线索”。 3、以人物为线索。 如《最后一课》(七年级下册)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 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情况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4、以一事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上册)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 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5、以一物为线索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