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令目标及要求: 1)掌握网络函数的概念。 2)掌握RLC串联、并联谐振及二阶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 令作业内容: 1)RLC串联、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 令讨论内容: 1)网络函数与激励的大小是否有关? 2)串联电路谐振的条件是什么? 3)同一电路是否有可能既发生串联谐振又发生并联谐振? 自学拓展: 1)电路发生谐振时的电压与电流有何关系? 11、 三相电路(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 11.1三相电路 11.1.1对称三相电源的表示方法、相序及连接方式 11.1.2三相负载的表示方法及连接方式 11.1.3三相电路的概念及连接方式 11.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1.2.1Y形连接时的线相关系 11.2.2△形连接时的线相关系 11.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1.3.1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1.3.2用分离一相法计算对称三相电路 ◇目标及要求: 1)掌握三相电源,对称三相电路的组成及其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一相计算方法。 作业内容: 1)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令讨论内容: 1)如何确定三相电源的相序? 2)对称三相电路的相值与线值有何关系? 3)Y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改为△形连接后,其相值有何变化? ☆自学拓展: 1)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有哪些方法,实际测量时常采用何种方法? 12、 二端口网络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 二端口网络 12.1.1端口条件 12.1.2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2.2.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建立△ 12.2.2二端口网络Y参数矩阵计算★ 12.2.3二端口网络Z参数矩阵计算★ 12.2.4二端口网络Y.Z参数矩阵之间相互关系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网络函数的概念。 2) 掌握 RLC 串联、并联谐振及二阶网络函数的频率特性。  作业内容: 1) RLC 串联、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  讨论内容: 1) 网络函数与激励的大小是否有关? 2) 串联电路谐振的条件是什么? 3) 同一电路是否有可能既发生串联谐振又发生并联谐振?  自学拓展: 1) 电路发生谐振时的电压与电流有何关系? 11、 三相电路(3 学时) (支撑课程目标 2) 11.1 三相电路 11.1.1 对称三相电源的表示方法、相序及连接方式 11.1.2 三相负载的表示方法及连接方式 11.1.3 三相电路的概念及连接方式 11.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1.2.1 Y 形连接时的线相关系 11.2.2 Δ 形连接时的线相关系 11.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1.3.1 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1.3.2 用分离一相法计算对称三相电路 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三相电源,对称三相电路的组成及其电压和电流的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一相计算方法。  作业内容: 1) 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 讨论内容: 1) 如何确定三相电源的相序? 2) 对称三相电路的相值与线值有何关系? 3) Y 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改为 Δ 形连接后,其相值有何变化?  自学拓展: 1)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有哪些方法,实际测量时常采用何种方法? 12、 二端口网络(3 学时) (支撑课程目标 2) 二端口网络 12.1.1 端口条件 12.1.2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12.2.1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建立 12.2.2 二端口网络 Y 参数矩阵计算 12.2.3 二端口网络 Z 参数矩阵计算 12.2.4 二端口网络 Y.Z 参数矩阵之间相互关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