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科学人文 的不同。近代科学之所以与古典希腊科学不同,也是因为“自由”的理念本身发 生了变化。 中国人系统引进西学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事情,动机是师夷之长技以 制夷,而夷之长技不外乎“坚船利炮”,所以第一代出国留学者学造船学兵器者居 多,但后来发现,夷之长技不仅是“坚船利炮”,更有支撑坚船利炮的一整套知识 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初被译成“格致学”,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被正式定名为“科 学”。这个译法来自日本,取“分科之学”的意思,以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文史学不分 的博通之学。 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中文“科学”概念,特指在近代西方发 展起来的作为“坚船利炮”之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既不包含西方的人文科学,也 不必然指涉希腊的纯粹理性科学。由于强调其“求力”特征(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 的蛮力印象最深),强调其功利性特征,所以在汉语使用中“科学”与“技术”往往 放在一起合称“科学技术”或“科技”。我们甚至可以说,近代中国人讲“科学”的 时候通常想到的是“科技”。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中国人也想当然的认为中国古代 也有“科学”,只是不够发达而已。中国古代确实有非常丰富和发达的实用型知 识,以解决和安排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但这些知识与西方的“科学”有根本的区 别,不是一个知识类型。 这个情况当时就被有见识的中国人注意到。梁启超指出,中国人过分把科 学工具化、功利化,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他还说,“就是相对的尊重 科学的人,还是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结 果的价值,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 …等等概念,而没有科学的概念”(“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学灯》1922.8.23) 近一百年之前的这种局面,今天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这本“科学读本”就是想正 本清源,让西方思想家来讲述何谓“科学”,以纠正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形 象。 前几年我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过一本《大学科学读本》。在那本书里,我 基本上使用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家的文章,用以说明自然科学的内在统一性,给读 者提供科学的总体面貌:让科学家现身说法,见证科学的人文本性。现在编的这 个读本,目标是正本清源,突现西方思想史背景下的“科学”观念,所以选取的都 是哲学家的文章。这些哲学家,或者是西方广义或狭义科学传统的缔造者,或者 是科学传统的批判者和反思者。他们都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科学的真相,合 起来就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西方科学观念的图像。 (本文是“西方正典”丛书之一《西方正典·科学20讲》的序言,该书将由北京 新华立品图书有限公司近期出版) 200710 31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7www.cnk2007$10 的不同。近代科学之所以与古典希腊科学不同, 也是因为“自由”的理念本身发 生了变化。 中国人系统引进西学是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事情, 动机是师夷之长技以 制夷, 而夷之长技不外乎“坚船利炮”, 所以第一代出国留学者学造船学兵器者居 多, 但后来发现, 夷之长技不仅是“坚船利炮”, 更有支撑坚船利炮的一整套知识 体系。这套知识体系初被译成“格致学”,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被正式定名为“科 学”。这个译法来自日本, 取“分科之学”的意思, 以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文史学不分 的博通之学。 我们很容易看出, 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中文“科学”概念, 特指在近代西方发 展起来的作为“坚船利炮”之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 既不包含西方的人文科学, 也 不必然指涉希腊的纯粹理性科学。由于强调其“求力”特征( 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 的蛮力印象最深) , 强调其功利性特征, 所以在汉语使用中“科学”与“技术”往往 放在一起合称“科学技术”或“科技”。我们甚至可以说, 近代中国人讲“科学”的 时候通常想到的是“科技”。也正因为如此, 有些中国人也想当然的认为中国古代 也有“科学”, 只是不够发达而已。中国古代确实有非常丰富和发达的实用型知 识, 以解决和安排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 但这些知识与西方的“科学”有根本的区 别, 不是一个知识类型。 这个情况当时就被有见识的中国人注意到。梁启超指出, 中国人过分把科 学工具化、功利化, 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 太粗了”, 他还说,“就是相对的尊重 科学的人, 还是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结 果的价值, 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 他们只有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 …等等概念, 而没有科学的概念”(“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学灯》1922.8.23) 近一百年之前的这种局面, 今天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这本“科学读本”就是想正 本清源, 让西方思想家来讲述何谓“科学”, 以纠正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形 象。 前几年我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过一本《大学科学读本》。在那本书里, 我 基本上使用的是现代自然科学家的文章, 用以说明自然科学的内在统一性, 给读 者提供科学的总体面貌; 让科学家现身说法, 见证科学的人文本性。现在编的这 个读本, 目标是正本清源, 突现西方思想史背景下的“科学”观念, 所以选取的都 是哲学家的文章。这些哲学家, 或者是西方广义或狭义科学传统的缔造者, 或者 是科学传统的批判者和反思者。他们都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西方科学的真相, 合 起来就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西方科学观念的图像。 ( 本文是“西方正典”丛书之一《西方正典·科学 20 讲》的序言, 该书将由北京 新华立品图书有限公司近期出版) 科学人文 31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