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活性污泥除少量回流至厌氧池外,都回流至好氧池内,回流量 以Q1=Q·SVa/(1-SVa)为理论指导(Q为污泥回流量、Q为进水 量),灵活运用,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増加,在满足污泥负荷(F/M 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进水量。连续运行3个月后,日处理废水达 到设计量,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10Kg/m3,色度去除率高达 70%,COD、BOD去除率达30%以上,PH:在6.8~7.5。好氧池内 的污泥浓度达3.5Kg/m3,SVI=200~300,COD、BOD去除率达85% 以上。沉淀池出水的COD<100mg/L、BOD<20mg/L、SS<30ng/L、 PH:7~8、色度:40倍以下。 (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氧池内的 污泥负荷较底,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在营养料受到限 制和控制的状态下,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的能力方面 要比菌胶团微生物强,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导 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适当增加进水量、减少好氧池内的污泥 量、向好氧池内多补加碳、氮、磷。二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 高,很容易造成好氧池缺氧,在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丝状菌的 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增加好氧池的污泥浓度、 曝气量,适当减少进水量。 ②沉淀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岀现大块污泥上浮,上浮污泥 带有淡铁锈色、不臭、并附有小气泡,经分析为污泥反硝化所至。 解决办法:加大回流比、缩短泥龄、增加污泥负荷、多排泥。的活性污泥除少量回流至厌氧池外,都回流至好氧池内,回流量 以 Q1=Q·SV30/(1-SV30) 为理论指导(Q1为污泥回流量、Q 为进水 量),灵活运用,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加,在满足污泥负荷(F/M) 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进水量。连续运行 3 个月后,日处理废水达 到设计量,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 10 Kg/m3,色度去除率高达 70%,COD、BOD 去除率达 30%以上,PH:在 6.8~7.5。好氧池内 的污泥浓度达 3.5 Kg/m3,SVI=200~300,COD、BOD 去除率达 85% 以上。沉淀池出水的 COD<100mg/L、BOD<20mg/L、SS<30mg/L、 PH:7~8、色度:40 倍以下。 ⑵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 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氧池内的 污泥负荷较底,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在营养料受到限 制和控制的状态下,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的能力方面 要比菌胶团微生物强,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导 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适当增加进水量、减少好氧池内的污泥 量、向好氧池内多补加碳、氮、磷。二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 高,很容易造成好氧池缺氧,在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丝状菌的 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增加好氧池的污泥浓度、 曝气量,适当减少进水量。 ② 沉淀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出现大块污泥上浮,上浮污泥 带有淡铁锈色、不臭、并附有小气泡,经分析为污泥反硝化所至。 解决办法:加大回流比、缩短泥龄、增加污泥负荷、多排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