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水处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印染废水采用AO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24.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印染废水采用A/0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 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投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 活性剂、助剂、碱等。采用的主工艺:“格栅+调节池+厌氧 池+好氧池沉淀池十消毒池”。运用接种、培养、驯化 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调试,在1个月内能顺利培养出良好的活性 污泥,3个月后能顺利达标验收。 (1)把整个调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染废水成份十分复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废 水,尽管我们接种相类似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但接种过来的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废水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微生物 经过适应期后,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微生物细胞按 几何倍薮增加,经细菌増殖旺盛后,细菌大量繁衍增殖,废水中 的营养料被大量耗用,营养料又逐步成为细菌增殖的限制因素。 当在曝气池内残存有机污染物(BOD3)较低,有机物与细菌的数 量的比值(F/M)较低时,活性污泥才能得到很好的形成。因此, 在调试的第一阶段,采用间歇运行,接种占池容15%的印染废水 厂活性污泥,闷曝Ⅰ天后,在控制调节池水温底于42℃,PH在6 10的条件下,进水和曝气间歇运行,每天的进水量为设计总 量的40%,曝气量为正常运行时的25%。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

印染废水采用 A/O 活性污泥法的调试技术 纺织印染废水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 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投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 活性剂、助剂、碱等。采用的主工艺:“格栅 + 调节池 + 厌氧 池 + 好氧池 沉淀池 + 消毒池”。运用接种、培养、驯化 同步进行的方式进行调试,在 1 个月内能顺利培养出良好的活性 污泥,3 个月后能顺利达标验收。 ⑴ 把整个调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染废水成份十分复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种废 水,尽管我们接种相类似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但接种过来的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废水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微生物 经过适应期后,细胞开始分裂,微生物开始增殖,微生物细胞按 几何倍数增加,经细菌增殖旺盛后,细菌大量繁衍增殖,废水中 的营养料被大量耗用,营养料又逐步成为细菌增殖的限制因素。 当在曝气池内残存有机污染物(BOD5)较低,有机物与细菌的数 量的比值(F/M)较低时,活性污泥才能得到很好的形成。因此, 在调试的第一阶段,采用间歇运行,接种占池容 15%的印染废水 厂活性污泥,闷曝 1 天后,在控制调节池水温底于 42℃,PH 在 6 ~10 的条件下 ,进水和曝气间歇运行,每天的进水量为设计总 量的 40%,曝气量为正常运行时的 25%。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较

低,废水中的营养料不足以维持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繁殖、增长。 每天都向厌氧池、好氧池投加碳源(投加量:使厌氧池、好氧池 内的BOD增加200mg/L)。氮、磷的投加量:厌氧池按BODs:N: P=300:5:1的比例投加,好氧池按BOD:N:P=100:5:1的 比例投加。间歇进行时,沉淀池内的污泥量较少,全部回流至好 氧池。间歇运行20天后,好氧池内出现沉淀性良好的活性污泥 絮凝体。污泥浓度达1000mg/L。 第二阶段: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废水中去 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 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活性污泥反应”的过 程。这过程的结果是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 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经过间歇运行后,沉淀性能良好的活 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增加,为生化系统连 续运行创造了条件,开初以日处理总量的50%连续进水,在连续 运行的过程中,污泥的增长主要受污泥负荷(F/M)的影响,F/M 过低,活性污泥微生物因缺少营养料而解絮、老化,不利于活性 污泥的增长。F/M过高,菌胶团解絮成游离细菌,同样不利于活 性污泥的增长。因此,控制好氧池内的FM至关重要,我们把好 氧池内的FM控制在400mg/LBOD3/ meIss·d,利用变频器控制 好氧池出水D0为3mg/L。厌氧池内的污泥自身增长很慢,为加 快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每天向厌氧池内回流占厌氧池容5%的 好氧活性污泥,厌氧池内的BOD控制在300~400mg/L,沉淀池内

低, 废水中的营养料不足以维持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繁殖、增长。 每天都向厌氧池、好氧池投加碳源(投加量:使厌氧池、好氧池 内的 BOD5增加 200mg/L)。氮、磷的投加量:厌氧池按 BOD5∶N∶ P =300∶5∶1 的比例投加,好氧池按 BOD5∶N∶P =100∶5∶1 的 比例投加。间歇进行时,沉淀池内的污泥量较少,全部回流至好 氧池。间歇运行 20 天后,好氧池内出现沉淀性良好的活性污泥 絮凝体。污泥浓度达 1000mg/L 。 第二阶段: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有机污染物从废水中去 除过程的实质就是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被活性污泥微生物 摄取、代谢与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活性污泥反应”的过 程。这过程的结果是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获得能量合成新的细 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长。经过间歇运行后,沉淀性能良好的活 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增加,为生化系统连 续运行创造了条件,开初以日处理总量的 50%连续进水,在连续 运行的过程中,污泥的增长主要受污泥负荷(F/M)的影响,F/M 过低,活性污泥微生物因缺少营养料而解絮、老化,不利于活性 污泥的增长。F/M 过高,菌胶团解絮成游离细菌,同样不利于活 性污泥的增长。因此,控制好氧池内的 F/M 至关重要,我们把好 氧池内的 F/M 控制在 400mg/LBOD5/mgMlss·d,利用变频器控制 好氧池出水 DO 为 3mg/L。厌氧池内的污泥自身增长很慢,为加 快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每天向厌氧池内回流占厌氧池容 5%的 好氧活性污泥,厌氧池内的 BOD5控制在 300~400mg/L,沉淀池内

的活性污泥除少量回流至厌氧池外,都回流至好氧池内,回流量 以Q1=Q·SVa/(1-SVa)为理论指导(Q为污泥回流量、Q为进水 量),灵活运用,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増加,在满足污泥负荷(F/M 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进水量。连续运行3个月后,日处理废水达 到设计量,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10Kg/m3,色度去除率高达 70%,COD、BOD去除率达30%以上,PH:在6.8~7.5。好氧池内 的污泥浓度达3.5Kg/m3,SVI=200~300,COD、BOD去除率达85% 以上。沉淀池出水的COD<100mg/L、BOD<20mg/L、SS<30ng/L、 PH:7~8、色度:40倍以下。 (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氧池内的 污泥负荷较底,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在营养料受到限 制和控制的状态下,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的能力方面 要比菌胶团微生物强,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导 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适当增加进水量、减少好氧池内的污泥 量、向好氧池内多补加碳、氮、磷。二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 高,很容易造成好氧池缺氧,在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丝状菌的 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增加好氧池的污泥浓度、 曝气量,适当减少进水量。 ②沉淀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岀现大块污泥上浮,上浮污泥 带有淡铁锈色、不臭、并附有小气泡,经分析为污泥反硝化所至。 解决办法:加大回流比、缩短泥龄、增加污泥负荷、多排泥

的活性污泥除少量回流至厌氧池外,都回流至好氧池内,回流量 以 Q1=Q·SV30/(1-SV30) 为理论指导(Q1为污泥回流量、Q 为进水 量),灵活运用,随着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加,在满足污泥负荷(F/M) 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进水量。连续运行 3 个月后,日处理废水达 到设计量,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高达 10 Kg/m3,色度去除率高达 70%,COD、BOD 去除率达 30%以上,PH:在 6.8~7.5。好氧池内 的污泥浓度达 3.5 Kg/m3,SVI=200~300,COD、BOD 去除率达 85% 以上。沉淀池出水的 COD<100mg/L、BOD<20mg/L、SS<30mg/L、 PH:7~8、色度:40 倍以下。 ⑵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 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氧池内的 污泥负荷较底,丝状菌的比表面积比菌胶团大,在营养料受到限 制和控制的状态下,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的能力方面 要比菌胶团微生物强,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导 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适当增加进水量、减少好氧池内的污泥 量、向好氧池内多补加碳、氮、磷。二是好氧池内的污泥负荷较 高,很容易造成好氧池缺氧,在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丝状菌的 优势生长,导致污泥膨胀。解决办法:增加好氧池的污泥浓度、 曝气量,适当减少进水量。 ② 沉淀池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出现大块污泥上浮,上浮污泥 带有淡铁锈色、不臭、并附有小气泡,经分析为污泥反硝化所至。 解决办法:加大回流比、缩短泥龄、增加污泥负荷、多排泥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