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三)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基本上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基准,通货国家与附属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立芬难题” 2,比较灵活的混合 (没抄完) 消极: 1,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多元国际货币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不稳 2,主要工业国家全部采用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健全 79页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1,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过剩资本”,形成资本输出的物资基础和必要前 2,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 3,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取高额利润是过剩资本输往海外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4,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成为资本输出国家的从属和附庸 (二)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1,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重要特征 2,帝国主义阶段出现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具有客观必然性 3,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全世界进 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 二.西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1,对外直接投资是结构性市场非完善的产物,因而“纯正”的经济学和贸易理 论并不适用于解释对外直接投 2,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获得的各种垄断优势是该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 资的决定因素或主要推动力量 3,跨国公司倾向于以海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其独特的垄断优势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企业采用的生产和销售方式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 位优势 (五)比较优势理论 1,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指导一国的 对外直接投资 2,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没抄完) (六)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者经营 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 金融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特点 1,拥有企业的控制权 2,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活动 3,跨国公 三.战后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 (一)战后国家投资迅猛发展的表现 1,规模日益扩大 2,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二) 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三) 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基本上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基准,通货国家与附属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立芬难题” 2,比较灵活的混合 3, …………………………(没抄完) 消极: 1,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而多元国际货币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不稳 定 2,主要工业国家全部采用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健全 79 页 第一节 一. (一) 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1,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过剩资本”,形成资本输出的物资基础和必要前 提 2,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 3,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取高额利润是过剩资本输往海外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4,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成为资本输出国家的从属和附庸 (二) 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1,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重要特征 2,帝国主义阶段出现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具有客观必然性 3,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全世界进 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 二.西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 (一) 垄断优势理论 1,对外直接投资是结构性市场非完善的产物,因而“纯正”的经济学和贸易理 论并不适用于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2,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获得的各种垄断优势是该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 资的决定因素或主要推动力量 3,跨国公司倾向于以海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其独特的垄断优势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 市场内部化理论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企业采用的生产和销售方式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所有权,内部化和区 位优势 (五) 比较优势理论 1,从国际分工原则出发,以比较成本,比较利润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指导一国的 对外直接投资 2,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出口……………………(没抄完) (六) 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节 一.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者经营 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 金融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二.特点 1,拥有企业的控制权 2,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活动 3,跨国公司 三.战后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 (一) 战后国家投资迅猛发展的表现 1,规模日益扩大 2,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