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航天遥感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遥感平 台从飞机发展到了卫星和飞船。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从“云雨”(Nimbus)、“泰罗斯” (Tiros)等气象卫星和双子星座(Glimni、阿波罗(Aplo)飞船上,拍摄了地面像片。后来发射 了陆地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同时,在传感器方面,继红外片后,多光谱相机, 多波段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电视摄象仪等新型传感器陆续问世,使 得遥感技术由航空遥感发展到了航天遥感阶段。 在获得遥感资料的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遥感资料的分辨率和精度也不断提高,遥感 图像的分析解译与资料处理技术也取得了飞跃的进步,遥感理论的研究获得了重大成就, 培养遥感专业人材的工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资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 著成就,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 1.2.2中国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20世纪30年代,我国在极少数城市进行过航空摄影,系统的遥感技术发展起始于20 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常规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摄影,并开始航测成 图和航空像片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勘测),到了60年代航空摄影与航空像片的 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引进和研究现代遥感技术, 方面是从国外购进一批陆地卫星影像和少量仪器设备,开展图像的解译应用工作:另一方 面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遥感研究工作,多次发射和回收地球卫星,开展不同自然地理区域 的航空遥感试验和地物波谱测试工作,研制成功了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红外扫描 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彩色合成仪和密 度分割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也研制成功:并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和发射了资源卫星(科学探 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在遥感理论研究和人材培养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一些应用部门陆续成立了遥 感研究、教有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设置了专门培养遥感技术人才的遥感专业 和学科,许多专业开设了遥感课程,国家成立了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遥感技术中心,组 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湿感工作,积极开接与国外的技术与人才交流。 1.2.3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进行地面、航空、航天的多层次综合遥感,建立地球环境卫星观测网络,系统地获 取地球表面不同分辨力的遥感图像数据。 ②传感器向电磁波谱全波段覆盖,立体遥感,器件固体化、小型化,高分辨力,高灵 敏度与高光谱方向发展。 ③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已实现光学一一电子计算机混合处理及实时处理,图像处理与地 学数据库结合,建立遥感信息系统,引进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分形技术、模糊分类 与专家系统等技术和理论,进行自动分类与模式识别。 6 6 3 航天遥感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7 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遥感平 台从飞机发展到了卫星和飞船。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从“云雨”(Nimbus)、“泰罗斯” (Tiros)等气象卫星和双子星座(Glimni)、阿波罗(Apllo)飞船上,拍摄了地面像片。后来发射 了陆地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同时,在传感器方面,继红外片后,多光谱相机, 多波段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电视摄象仪等新型传感器陆续问世,使 得遥感技术由航空遥感发展到了航天遥感阶段。 在获得遥感资料的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遥感资料的分辨率和精度也不断提高,遥感 图像的分析解译与资料处理技术也取得了飞跃的进步,遥感理论的研究获得了重大成就, 培养遥感专业人材的工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资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 著成就,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 1.2.2 中国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在极少数城市进行过航空摄影,系统的遥感技术发展起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常规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摄影,并开始航测成 图和航空像片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进行自然资源勘测),到了 60 年代航空摄影与航空像片的 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7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引进和研究现代遥感技术,一 方面是从国外购进一批陆地卫星影像和少量仪器设备,开展图像的解译应用工作;另一方 面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遥感研究工作,多次发射和回收地球卫星,开展不同自然地理区域 的航空遥感试验和地物波谱测试工作,研制成功了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红外扫描 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彩色合成仪和密 度分割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也研制成功;并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和发射了资源卫星(科学探 测与技术试验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 在遥感理论研究和人材培养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一些应用部门陆续成立了遥 感研究、教育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设置了专门培养遥感技术人才的遥感专业 和学科,许多专业开设了遥感课程,国家成立了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遥感技术中心,组 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遥感工作,积极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与人才交流。 1.2.3 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进行地面、航空、航天的多层次综合遥感,建立地球环境卫星观测网络,系统地获 取地球表面不同分辨力的遥感图像数据。 ②传感器向电磁波谱全波段覆盖,立体遥感,器件固体化、小型化,高分辨力,高灵 敏度与高光谱方向发展。 ③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已实现光学——电子计算机混合处理及实时处理,图像处理与地 学数据库结合,建立遥感信息系统,引进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变换、分形技术、模糊分类 与专家系统等技术和理论,进行自动分类与模式识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