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 “什么叫成才?”“自学,学什么?”“为什么掌握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占 这样重要的地位呢?”这三个设问句分别用在课文第2、3、5段的开头,从而引 出该段论述的内容和观点。这样,一问一答,在表达上显得自然亲切,也使论题 和作者的观点更加明确。 3语言平易,文风朴实 作者非常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始终站在青年读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文 章以一位长者与青年谈话的方式娓娓道来,态度平易和蔼,用词浅显明了,语调 亲切自然。文章语言平易,文风朴实,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青年一代的谆谆告诫之 意,洋溢着关爱与激励之情,语重心长,深人浅出,说服力强。 重点难点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而又浅显易懂的文章。理解文中所讲道理,懂得文 史知识对于成才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理解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 法,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通过阅读分析及相关训练引导学生把握。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用速读的方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文章的 中心句与设问句,梳理文章论证的逻辑与结构,理解文章所讲的道理。 理解并把握文中“归纳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本, 认知文中所采用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两种论据,理解这些论据分别证明的观 点,结合相关段落,学习领悟归纳说理论证法的要旨,通过训练,学习运用这 方法进行论证说理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阅读文本,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理解把 握文章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1文史知识是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一“基础” 才能有成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而这“基础”和“素养”,对任何一个成才 者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2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文章要点展开论 述,言之成理,即可。 、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设问这一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学 会运用。 参考答案:(见写作特点2) 三、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文中重点段落,掌握归纳论证法。 参考答案:(见写作特点1)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周培源,江苏宜兴人。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后出国留 学。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2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 学院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奖。1928年至1929年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瑞士苏 黎世高等工业学校从事研究工作。1929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 学教授。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在爱因斯坦指导下, 从事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43年至1946年,在美国先后从事流2.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 “什么叫成才?”“自学,学什么?”“为什么掌握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占 这样重要的地位呢?”这三个设问句分别用在课文第 2、3、5 段的开头,从而引 出该段论述的内容和观点。这样,一问一答,在表达上显得自然亲切,也使论题 和作者的观点更加明确。 3.语言平易,文风朴实。 作者非常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始终站在青年读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文 章以一位长者与青年谈话的方式娓娓道来,态度平易和蔼,用词浅显明了,语调 亲切自然。文章语言平易,文风朴实,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青年一代的谆谆告诫之 意,洋溢着关爱与激励之情,语重心长,深人浅出,说服力强。 重点难点分析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而又浅显易懂的文章。理解文中所讲道理,懂得文 史知识对于成才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理解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 法,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通过阅读分析及相关训练引导学生把握。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用速读的方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文章的 中心句与设问句,梳理文章论证的逻辑与结构,理解文章所讲的道理。 理解并把握文中“归纳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本, 认知文中所采用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两种论据,理解这些论据分别证明的观 点,结合相关段落,学习领悟归纳说理论证法的要旨,通过训练,学习运用这一 方法进行论证说理。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阅读文本,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理解把 握文章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1.文史知识是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一“基础”, 才能有成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而这“基础”和“素养”,对任何一个成才 者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2.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文章要点展开论 述,言之成理,即可。 二、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设问这一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学 会运用。 参考答案:(见写作特点 2) 三、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文中重点段落,掌握归纳论证法。 参考答案:(见写作特点 1) 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周培源,江苏宜兴人。1924 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后出国留 学。1926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28 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 学院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奖。1928 年至 1929 年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瑞士苏 黎世高等工业学校从事研究工作。1929 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 学教授。1936 年至 1937 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在爱因斯坦指导下, 从事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1943 年至 1946 年,在美国先后从事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