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I.知识点讲解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两类,即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在《企业会计准则一一资产 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列举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常见例子,但并没有涵盖所有的调整 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因此,某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应当 结合其判断标准和特点加以判定 (一)调整事项 1.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 负债表日己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 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 2.调整事项的特点 (1)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 (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3.调整事项的常见例子 (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己减值,或为该项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 整 (2)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已对某项义务确认的负 债需要调整; (3)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4)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企业涉及未决诉讼而产生的或有事项符合确认条件,从而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计入了 预计负债”项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期间,由于法院判决下达而确定支付赔偿金额, 这时应作为调整事项对报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因为,法院判决下达后,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的义务已成为一项确定的负债而不是预计的负债,所以在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 时,该项负债应该以“其他应付款”项目列示,即:如果以相同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登 记的金额而结案,则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将“预计负债”科目金额全部转入“其他应付款” 科目:如果以不同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登记的金额而结案,则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将 预计负债”科目金额冲销,按法院判决金额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两者的差额通过“以 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II.知识点讲解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两类,即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在《企业会计准则――资产 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列举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常见例子,但并没有涵盖所有的调整 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因此,某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属于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应当 结合其判断标准和特点加以判定。 (一)调整事项 1.调整事项的判断标准: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为资产 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有关的 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应作为调整事项。 2.调整事项的特点: (1)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已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 (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3.调整事项的常见例子: (1)已证实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减值,或为该项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需要调 整; (2)表明应将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某项现时义务予以确认,或已对某项义务确认的负 债需要调整; (3)表明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重大会计差错; (4)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 企业涉及未决诉讼而产生的或有事项符合确认条件,从而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计入了 “预计负债”项目。如果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期间,由于法院判决下达而确定支付赔偿金额, 这时应作为调整事项对报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因为,法院判决下达后,导致经济利益 流出企业的义务已成为一项确定的负债而不是预计的负债,所以在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 时,该项负债应该以“其他应付款”项目列示,即:如果以相同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登 记的金额而结案,则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将“预计负债”科目金额全部转入“其他应付款” 科目;如果以不同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中登记的金额而结案,则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将 “预计负债”科目金额冲销,按法院判决金额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两者的差额通过“以 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