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又有六甲十属之类,及藏头、歇后等体,今皆削之。近世有李公《诗格》,泛而不 备,惠洪《天厨禁脔》,最为误人。今此卷有旁参二书者,盖其是处不可易也)。 诗法 学诗先除五俗:一日俗体,二日俗意,三日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有语忌,有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之,惟语忌则不可有。 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四 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六 不必太着题,不必多使事。 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八 下字贵响,造语贵圆。 九 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 最忌骨董,最忌趑贴。 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 十二 诗难处在结裹,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裹,若南人便非本色。 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十五 律诗难於古诗,绝句难於八句,七言律诗难於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於七言绝句 十六 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 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昡於旁门小法。(禅家有金刚眼睛之说 十八 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荆公评文章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 十九 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诗评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 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 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 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 是一样。(又有六甲十属之类,及藏头、歇后等体,今皆削之。近世有李公《诗格》,泛而不 备,惠洪《天厨禁脔》,最为误人。今此卷有旁参二书者,盖其是处不可易也)。 诗法 一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二 有语忌,有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之,惟语忌则不可有。 三 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四 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五 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六 不必太着题,不必多使事。 七 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八 下字贵响,造语贵圆。 九 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 十 最忌骨董,最忌趂贴。 十一 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 十二 诗难处在结裹,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裹,若南人便非本色。 十三 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十四 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十五 律诗难於古诗,绝句难於八句,七言律诗难於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於七言绝句。 十六 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 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十七 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呟於旁门小法。(禅家有金刚眼睛之说)。 十八 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荆公评文章先体制而后文之工拙)。 十九 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已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辨,则真古人矣。 诗评 一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 副言语。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 二 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 三 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 是一样。 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