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答螺栓联接中采用普通螺母时,轴向载苘在旋合螺纹各圈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靠近支承面的第一圈受载最大,以后各圈递减,到第10圈以后,螺纹几乎不承受载 荷,所以螺母的螺纹圈数不宜大于10圈。采用悬置螺母或环槽螺母,有助于减少螺母 与螺栓杄的螺距变化差异,从而使螺纹牙间的载荷分而比较均匀。 104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在于增加螺纹联接的可靠性、紧密性,以防止螺纹联接 105螺纹联接为什么要防松?防松措施有哪些? 答用于联接的普通螺纹一般都具有自钬性,在静载荷作用下不会自动松脱。但在 (1)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下,螺纹副和支承面间的磨擦力会下降 (2)在温度变化中,联接件与被联接件之间的温度变形有差异,或发生蠕变,使预 紧力或摩擦力减小,甚至松脱。因此在设计时就应注意螺纺联接的防松问题。 防松的根本问题是阻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具体防松措施有三种:(1)摩擦防松 (弹簧垫圈、双螺母、尼龙圈锁紧螺母等); (2)机械防松(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热圈等) (3)破坏性防松(冲击、粘合等) 10.6在螺栓强度计算中,常用作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是C A、螺纹的大径dB、螺纹的中径d2C、螺纹的小径d 1.3F 107在受到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强度验算公式为 其中的Fa为D A、工作载荷 B、螺栓预紧力 C、工作载荷和预紧力之和D、工作载荷和残余预紧力之和 10.8被联接件受橫向工作载荷时,如果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岀现的失 效为D A、剪切破坏 B、挤压破坏 C、扭断 D、拉扭断裂 【评注】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时,要明确螺栓联接的类型和工作载荷的方向。螺栓 联接的类型主要是指有无预紧力。松螺栓联接中,螺栓只受轴冋拉伸载荷。受横冋载 荷的铰制孔螺栓联接,由于预紧力很小不予考虑,其受力主要是剪切和挤压。其它各 种情况都受到预紧力的作用,螺栓除受工作载载荷外,还受到拧紧力矩的作用,故螺 栓的变形是拉扭组合变形。强度计算时,按第四强度理论处理,当量应力是纯拉伸应 力的13倍。 109如图10.2所示,刚性凸缘联轴器用六个普通螺栓联接。螺栓均分布在D=100mm的圆 周上,接合面摩擦系数f=0.15,可靠性系数取C=12。若联轴器的转速n=960r/min、传递的功 率P=-l5kW,载荷平稳;螺栓材料为45钢,σs=480Mpa,不控制预紧力,安全系数取 S=4,试计算螺栓的最小直径答 螺栓联接中采用普通螺母时,轴向载荷在旋合螺纹各圈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靠近支承面的第一圈受载最大,以后各圈递减,到第10圈以后,螺纹几乎不承受载 荷,所以螺母的螺纹圈数不宜大于10圈。采用悬置螺母或环槽螺母,有助于减少螺母 与螺栓杆的螺距变化差异,从而使螺纹牙间的载荷分而比较均匀。 10.4 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在于 增加螺纹联接的可靠性、紧密性,以防止 螺纹联接 的松动 。 10.5 螺纹联接为什么要防松?防松措施有哪些? 答 用于联接的普通螺纹一般都具有自锁性,在静载荷作用下不会自动松脱。但在 (1)冲击、振动或变载荷下,螺纹副和支承面间的磨擦力会下降; (2)在温度变化中,联接件与被联接件之间的温度变形有差异,或发生蠕变,使预 紧力或摩擦力减小,甚至松脱。因此在设计时就应注意螺纺联接的防松问题。 防松的根本问题是阻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具体防松措施有三种:(1)摩擦防松 (弹簧垫圈、双螺母、尼龙圈锁紧螺母等); (2)机械防松(开口销与槽形螺母、止动热圈等); (3)破坏性防松(冲击、粘合等)。 10.6 在螺栓强度计算中,常用作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是 C 。 A、螺纹的大径d B、螺纹的中径d2 C、螺纹的小径 d1 10.7在受到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中,强度验算公式为 ,其中的 Fa为 D 。 A、工作载荷 B、螺栓预紧力 C、工作载荷和预紧力之和 D、工作载荷和残余预紧力之和 10.8 被联接件受横向工作载荷时,如果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出现的失 效为 D A、剪切破坏 B、挤压破坏 C、扭断 D、拉扭断裂 【评注】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时,要明确螺栓联接的类型和工作载荷的方向。螺栓 联接的类型主要是指有无预紧力。松螺栓联接中,螺栓只受轴向拉伸载荷。受横向载 荷的铰制孔螺栓联接,由于预紧力很小不予考虑,其受力主要是剪切和挤压。其它各 种情况都受到预紧力的作用,螺栓除受工作载载荷外,还受到拧紧力矩的作用,故螺 栓的变形是拉扭组合变形。强度计算时,按第四强度理论处理,当量应力是纯拉伸应 力的1.3倍。 10.9 如图10.2所示,刚性凸缘联轴器用六个普通螺栓联接。螺栓均分布在D=100mm 的圆 周上,接合面摩擦系数 f=0.15,可靠性系数取C=1.2 。若联轴器的转速n=960r/min 、传递的功 率P=15 kW ,载荷平稳;螺栓材料为45钢,σs=480 Mpa ,不控制预紧力,安全系数取 S=4,试计算螺栓的最小直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