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了解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2、针灸的起源、发展和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4、历代著名针灸医家及代表著作。 5、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重点:针灸学概念、针灸发展过程中重要医家和著作 难点:针灸学的学习方法为其难点 上篇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经络学说的学习,掌握中医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以 及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对中医针灸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 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有关经络实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今后临床实践及从事 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交接和流注规律、脏腑经络属络 关系:熟悉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了解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了解奇经 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 4、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 三、教学内容 1、经络的含义以及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流注、交接及脏腑经络表里络属关系。 4、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5、经络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6、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重点:经络的含义和经络的作用 难点:经络理论在临床的应用 第二章腧穴总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腧穴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腧穴理论对中医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作用,了解腧穴 (acupoint)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腧穴的含义、主治特点和规律: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腧穴的分类。 第2页共8页第 2 页 共 8 页 4、了解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概念、范畴和主要内容。 2、针灸的起源、发展和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4、历代著名针灸医家及代表著作。 5、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重点:针灸学概念、针灸发展过程中重要医家和著作 难点:针灸学的学习方法为其难点 上篇 针灸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经络学说的学习,掌握中医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以 及经络(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对中医针灸临床诊疗的指导作用, 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其有关经络实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今后临床实践及从事 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以及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交接和流注规律、脏腑经络属络 关系;熟悉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了解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基本概念。了解奇经 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 4、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 三、教学内容 1、经络的含义以及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流注、交接及脏腑经络表里络属关系。 4、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5、经络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6、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重点:经络的含义和经络的作用 难点:经络理论在临床的应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腧穴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腧穴理论对中医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作用,了解腧穴 (acupoint)的现代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腧穴的含义、主治特点和规律;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2、熟悉腧穴的分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