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4 人类学学报 22卷 代非洲人的出现率分别为94.2%和85.7%,在现代和近代中国组的出现率为944%和 90.6%。呈平直或角度转折的枕项平面在各组的出现率均较低(图4)。 100 枕区隆起 枕圆枕 圆钝枕项面 平直顶骨侧壁 项区凹陷 国现代非洲口现代中国回近代非洲近代中国 图4部分颅骨特征在非洲和中国人群的出现情况 The occurrence of some cranial features in African and Chinese populations 前额曲度前额曲度在现代和近代非洲与中国组总体上都显得较为圆隆。但在前后 方向观察,多数非洲标本额骨两侧面略为平直,而这种现象在中国人头骨不多见 顶骨曲度侧面观,无论现代及近代非洲或中国人头骨顶骨均显得隆起饱满,但若从 后前方向观察,多数非洲人顶骨两侧壁呈明显平直状,其中有些顶骨的顶面也呈三角形的平 面并与平直的两侧壁以角度相交。根据本文观察,现代和近代非洲人顶骨两侧壁呈平直的 分别占73.1%和70.2%。在现代和近代中国人,平直状顶骨两侧壁的出现率分别为43.1% 和19.4%(图4),且表现程度一般也较非洲标本为弱。 项区形态根据作者观察,项区的形态大致分为凹陷的窝状及整个项区平坦两种大的 类型。凹陷窝状的类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单窝、对窝、上下对窝、上下单窝、上单窝下双窝、上 双窝下单窝几种小的类型。非洲标本与中国标本主要区别在于项区呈平坦状的在中国人的 出现率大大高于非洲人,而非洲标本项区多数为不同类型的凹陷窝状。项区平坦无窝在现 代和近代非洲人出现率为13.5%和4.1%而在中国人出现率则高达37.5%和36.7% (图4) 眉弓眉弓在本文观察的4组标本均显得很弱,大多存在于内侧半或内侧1/3,部分标 本眉弓上方有微弱的沟。这一特征的表现在非洲人似乎比中国人明显些 梨状孔上外侧部突隆这一特征表现为梨状孔上外侧部的上颌骨或鼻骨呈现条状或 丘形隆起。本文观察显示梨状孔上外侧部突隆在现代非洲人的出现率为314%,在现代和 近代中国人的出现率为28.4%和57.1%(图5) 额鼻-额颌缝走向与形态作者将这一特征分为额鼻缝高于额颌缝、额鼻缝等高于额 颌缝及额颌缝高于额鼻缝三种类型。本文观察的4组标本均以额鼻缝高于额颌缝占绝大多 数,这种类型在现代和近代非洲人的出现率为82.7%和100%,在对应中国组的出现率为 20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代非洲人的出现率分别为 9412 %和 8517 % ,在现代和近代中国组的出现率为 9414 %和 9016 %。呈平直或角度转折的枕项平面在各组的出现率均较低(图 4) 。 图 4 部分颅骨特征在非洲和中国人群的出现情况 The occurrence of some cranial features in African and Chinese populations 前额曲度 前额曲度在现代和近代非洲与中国组总体上都显得较为圆隆。但在前后 方向观察 ,多数非洲标本额骨两侧面略为平直 ,而这种现象在中国人头骨不多见。 顶骨曲度 侧面观 ,无论现代及近代非洲或中国人头骨顶骨均显得隆起饱满 ,但若从 后前方向观察 ,多数非洲人顶骨两侧壁呈明显平直状 ,其中有些顶骨的顶面也呈三角形的平 面并与平直的两侧壁以角度相交。根据本文观察 ,现代和近代非洲人顶骨两侧壁呈平直的 分别占 7311 %和 7012 %。在现代和近代中国人 ,平直状顶骨两侧壁的出现率分别为 4311 % 和 1914 %(图 4) ,且表现程度一般也较非洲标本为弱。 项区形态 根据作者观察 ,项区的形态大致分为凹陷的窝状及整个项区平坦两种大的 类型。凹陷窝状的类型又可进一步分为单窝、对窝、上下对窝、上下单窝、上单窝下双窝、上 双窝下单窝几种小的类型。非洲标本与中国标本主要区别在于项区呈平坦状的在中国人的 出现率大大高于非洲人 ,而非洲标本项区多数为不同类型的凹陷窝状。项区平坦无窝在现 代和近代非洲人出现率为 1315 %和 411 % ,而在中国人出现率则高达 3715 %和 3617 % (图 4) 。 眉弓 眉弓在本文观察的 4 组标本均显得很弱 ,大多存在于内侧半或内侧 1Π3 ,部分标 本眉弓上方有微弱的沟。这一特征的表现在非洲人似乎比中国人明显些。 梨状孔上外侧部突隆 这一特征表现为梨状孔上外侧部的上颌骨或鼻骨呈现条状或 丘形隆起。本文观察显示梨状孔上外侧部突隆在现代非洲人的出现率为 3114 % ,在现代和 近代中国人的出现率为 2814 %和 5711 %(图 5) 。 额鼻 - 额颌缝走向与形态 作者将这一特征分为额鼻缝高于额颌缝、额鼻缝等高于额 颌缝及额颌缝高于额鼻缝三种类型。本文观察的 4 组标本均以额鼻缝高于额颌缝占绝大多 数 ,这种类型在现代和近代非洲人的出现率为 8217 %和 10010 % ,在对应中国组的出现率为 · 49 · 人 类 学 学 报 22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