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粗拙:粗糙低劣 五、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 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 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18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 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 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背景 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 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作者 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 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 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写于北京寓所。发表于1926 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 六、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 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 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七、文章主旨和结构 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了一个真实 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一一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 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 良、仁慈的美德。通过写阿长寻购、赠送给“我”渴求已久的绘图《山 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全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 她的外形特点。写“我”对阿长的称呼,表现了“我”对阿长又喜欢又 憎恶的感情—一喜欢她时称她为“阿妈”,憎恶她时就叫她“阿长”。 第二部分(第3~17段),作者“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一层:写“我”讨厌阿长:背地里说人长短;不许“我”随便走 动;晚上睡觉占全床。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爱说、善良、朴 实而略带粗鲁、不拘小节的农妇。 第二层:通过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吃福橘、讲吉利话和元旦 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了她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 情。阿长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说明无知的阿长中封建礼教的毒很深, 达到迷信的程度。但从中可以看出她对少年鲁迅的要求,有的如“饭粒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粗拙:粗糙低劣。 五、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 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 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笔名,中篇小说《阿 Q 正传》,回忆性散 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本文是鲁迅先生于 1926 年 9 月 18 日在厦门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 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 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背景 1926 年 3 月 18 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 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那种境况下,作者 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 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 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写于北京寓所。发表于 1926 年 3 月 25 日《莽原》半月刊上。 六、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 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 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七、文章主旨和结构 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了一个真实、 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 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 良、仁慈的美德。通过写阿长寻购、赠送给“我”渴求已久的绘图《山 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全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介绍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 她的外形特点。写“我”对阿长的称呼,表现了“我”对阿长又喜欢又 憎恶的感情——喜欢她时称她为“阿妈”,憎恶她时就叫她“阿长”。 第二部分(第 3~17 段),作者“讨厌”长妈妈的事例。 第一层:写“我”讨厌阿长:背地里说人长短;不许“我”随便走 动;晚上睡觉占全床。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个爱说、善良、朴 实而略带粗鲁、不拘小节的农妇。 第二层:通过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吃福橘、讲吉利话和元旦 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了她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 情。阿长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说明无知的阿长中封建礼教的毒很深, 达到迷信的程度。但从中可以看出她对少年鲁迅的要求,有的如“饭粒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