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间建立联结。(+)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活性。(-) 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A, B, C, D)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理学的一次革命。(-) 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方法。(+) A、生理性要素B、认知要素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C、情感要素D、意志要素E、社会性要素 第六章题目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单项选择题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同之处的学习是(C) 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C、学生的学习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联结律 2、认为学习不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C)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桑代克B、斯金纳C、加涅D、金布尔 A、习得反应B,条件强化C,泛化作用D、消退作用 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 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A、努力奋斗B、实事求是C、独立意识D、创新精神 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 三、判断题 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能。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为持久的改变。()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 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 C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式和学习倾向。(+)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 9、负强化就是惩罚。(-) 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第七章题目 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B,C) 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 过程是(A)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 A、华生B、加涅C、奥苏贝尔D,金布尔 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4、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5、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 间建立联结。(+) 6、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 活性。(-) 7、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9、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0、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学习与教学心 理学的一次革命。(-) 11、“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 方法。(+) 12、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第六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 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 同之处的学习是(C)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认为学习不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C)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加涅 D、金布尔 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5、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9、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 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 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0、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二、多项选择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B,C)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变化 B、学习是发生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A,B,C,D)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8、斯金纳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9、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10、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新精神 三、判断题 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 能。(+) 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3、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 为持久的改变。(-) 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 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 (-) 6、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学 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研究。(+)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 式和学习倾向。(+) 9、负强化就是惩罚。(-) 10、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 第七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 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 过程是(A) A、归因 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 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