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学习的情境性,即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 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情 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3分) (3)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 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3分) 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进行了许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 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3分)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论述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目前建构主义的学习 理论系统性不够强,还没形成独立的、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1分) 27.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问题?(15分) 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及时复习(1分)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提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学生有必要采取及时复习的策略,以便减少短时间内的大量遗忘。 (2分) (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1分)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复习时间的分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集 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许多次,如期末总复习。二是分散学习,就是每隔一段时 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如家庭作业和单元复习。对大多数学生和学习材料而言,分散复习的 效果好于集中复习的效果。(1分) (3)试图回忆(1分) 自问自答和尝试背诵就是将学习与重现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学习者根据 自己回答或背诵的情况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薄弱环节,从而在随后的学习中能够有的放矢 地分配学习时间和注意力。(2分) (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1分)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一份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最后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 在学习时可充分利用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通过巧妙地安排材料的系列位置和时间 顺序,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最有利于记忆的位置和时间上,以保证这些材料的学习效果。 (2分) 128(2) 学习的情境性,即是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 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情 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3 分〉 (3) 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 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3 分) 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进行了许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 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 (3 分)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论述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目前建构主义的学习 理论系统性不够强,还没形成独立的、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还需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1分〉 27. 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1 分〉 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及时复习(1分)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提出著名的支宾浩斯遗忘曲线。即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学生有必要采取及时复习的策略,以便减少短时间内的大量遗忘。 (2 分) (2)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1分〉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复习时间的分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集 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许多次,如期未总复习。二是分散学习,就是每隔一段时 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如家庭作业和单元复习。对大多数学生和学习材料而言,分散复习的 效果好于集中复习的效果。(1分) (3) 试图回忆(1分) 自问自答和尝试背诵就是将学习与重现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学习者根据 自己回答或背诵的情况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薄弱环节,从而在随后的学习中能够有的放矢 地分配学习时间和注意力。 (2 分〉 (4) 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1分)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一份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最后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 在学习时可充分利用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通过巧妙地安排材料的系列位置和时间 顺序,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最有利于记忆的位置和时间上,以保证这些材料的学习效果。 (2 分) 128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