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播的氛围之中。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更为人类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障碍提供 了先进的手段,逐渐形成了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结构,并向创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即全球 信息高速公路前进。 信息科学技术是一组综合性很强的科技群,它对社会经济的各个产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因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成为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 强大推动力,它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力量 (三)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并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生产的支柱和主要产品 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在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下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手段武装下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用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詹姆斯·马丁的话来概述,就是说19世纪的世界知识总量每50 年增长1倍,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长1倍,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增长1倍。而现在 是差不多每3年增长1倍,甚至是每隔1.5年就增长1倍。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知识爆炸” 信息爆炸”。信息的爆炸式创生是信息社会的突出特征,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重要前提。 伴随着知识和信息的爆炸,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增大。据统计,20世纪 初在发达国家也只占5%-10%。到二战前,已上升到20%左右。在二战后,逐步上升到 30%-40%。到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 到50%以上。但是,到了信息社会,知识和信息将成为生产的支柱,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 性要素。同时投资正在向技术商品和服务倾斜,特别是向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堿域倾斜。用于研 究与发展(R&D)、教育、培训的投资额也很大。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投入到研 究与开发的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教育经费平均约占OECD成员国政府支出 的12%,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费用的比重约占GDP的2.5%。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发达 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同时知识和信息本身成了产品,它们不断生产 出来,通过加工、处理、传输和经营而为越来越多的全球居民所消费。许多知识和信息被物 化,出现了各类软件、网络以及音乐磁带、激光唱片、影视录像等等;出现了一系列的知识 产业,如信息产业、教育科研开发产业及设计、创意、咨询、旅游等产业,其中有的产业已 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或重要支柱。对此,彼得·德鲁克和奈斯比特都曾有论述。彼得·德 鲁克认为:“知识生产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产 业,这个产业向经济提供了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奈斯比特也认为:“信息社会里知识 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使知识的生产系统化,并加强我们的脑力。以工业来比喻,我们现 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四)知识型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的产业主体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型劳动者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社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改变经济系统产出的显著变量。其表现是:第一,白领人员的数 量大大超过蓝领人员的数量,并且在白领阶层内将产生更复杂分工:第二,产业主体的素质 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 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例如,对于农牧渔业来讲,由于生物工程技术、遗传 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应用,使农牧渔业日益向着工厂化、离 土化、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大大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地对农业科技与 管理人员的需求将显著上升。在工业部门中,由于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从产品 研究开发设计、加工制造到质量检验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日趋软化,结果是出现了大量电脑操 纵的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体力劳动者渐趋于零。同时企业的许多生产和经营环节从生产中 分离出来,成为生产性的服务部门,如从事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统计、税务和会计等的机 构,其成员主要是专业人员。因此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将由占社会劳动者的80%以上 逐渐下降到20%以下,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的比重将上升至80%左右。例如,在美播的氛围之中。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更为人类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障碍提供 了先进的手段,逐渐形成了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结构,并向创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即全球 信息高速公路前进。 信息科学技术是一组综合性很强的科技群,它对社会经济的各个产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因而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成为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 强大推动力,它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力量。 (三)知识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并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生产的支柱和主要产品 20 世纪中期以来,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在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下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手段武装下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用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詹姆斯•马丁的话来概述,就是说 19 世纪的世界知识总量每 50 年增长 1 倍,20 世纪中期是每 10 年增长 1 倍,20 世纪 70 年代是每 5 年增长 1 倍。而现在 是差不多每 3 年增长 1 倍,甚至是每隔 1.5 年就增长 1 倍。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知识爆炸”、 “信息爆炸”。信息的爆炸式创生是信息社会的突出特征,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重要前提。 伴随着知识和信息的爆炸,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增大。据统计,20 世纪 初在发达国家也只占 5%一 10%。到二战前,已上升到 20%左右。在二战后,逐步上升到 30%一 40%。到 20 世纪 70 年代,发达国家开始逐步进入信息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 到 50%以上。但是,到了信息社会,知识和信息将成为生产的支柱,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 性要素。同时投资正在向技术商品和服务倾斜,特别是向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倾斜。用于研 究与发展(R&D)、教育、培训的投资额也很大。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投入到研 究与开发的费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 2.3%,教育经费平均约占 OECD 成员国政府支出 的 12%,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费用的比重约占 GDP 的 2.5%。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发达 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同时知识和信息本身成了产品,它们不断生产 出来,通过加工、处理、传输和经营而为越来越多的全球居民所消费。许多知识和信息被物 化,出现了各类软件、网络以及音乐磁带、激光唱片、影视录像等等;出现了一系列的知识 产业,如信息产业、教育科研开发产业及设计、创意、咨询、旅游等产业,其中有的产业已 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或重要支柱。对此,彼得·德鲁克和奈斯比特都曾有论述。彼得·德 鲁克认为:“知识生产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产 业,这个产业向经济提供了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奈斯比特也认为:“信息社会里知识 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使知识的生产系统化,并加强我们的脑力。以工业来比喻,我们现 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四)知识型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的产业主体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型劳动者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社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 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改变经济系统产出的显著变量。其表现是:第一,白领人员的数 量大大超过蓝领人员的数量,并且在白领阶层内将产生更复杂分工;第二,产业主体的素质 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 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例如,对于农牧渔业来讲,由于生物工程技术、遗传 工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应用,使农牧渔业日益向着工厂化、离 土化、人工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大大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地对农业科技与 管理人员的需求将显著上升。在工业部门中,由于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从产品 研究开发设计、加工制造到质量检验的整个生产过程的日趋软化,结果是出现了大量电脑操 纵的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体力劳动者渐趋于零。同时企业的许多生产和经营环节从生产中 分离出来,成为生产性的服务部门,如从事产品开发、技术开发、统计、税务和会计等的机 构,其成员主要是专业人员。因此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将由占社会劳动者的 80%以上, 逐渐下降到 20%以下,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的比重将上升至 80%左右。例如,在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