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最苦、 什么是最乐来谈人生的责任,本文思想深刻严密,格调高雅,语言凝重,谈到了除两三岁的 孩子外,人人都有应尽的责任。论证了一对姊妹命题: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七、结构分析 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论述“负(未尽的)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4、 5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第一部分的两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主论,第2自然段是辅论。文章开篇用了一串排 比设问,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贫、失意、老、死,然后一一加以否定,最 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这是第一层。第二层论述了人 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贫困老死的理由。第三层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的理由。为什么 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呢?因为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 正是许多人的想法或说法。否定了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合理的答案。这时自己的 观点就水到渠成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作为辅论的第2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了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 礼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由此而生的痛苦情况是不敢 见面,梦里有影子缠着。以此照应第1自然段的“受良心责备而又无法逃避”。这是第一个 层次。第二个层次,又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及至自己,使议论更加 深入。第三个层次照应第1自然段: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而负了(未尽)责任才是最大 的痛苦 第二部分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只有一个自然段 而且不单单谈快乐也谈到了痛苦。为什么第一部分完全谈痛苦用了两个自然段,而第二部分 两者都谈到了反倒用了一个自然段呢?为什么一个均衡的题目,在行文论述时两个方面却不 均衡呢?只要看一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的论据就不难明白。作者给“尽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原来作 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 乐的时候就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于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 第二部分中就无需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明白了这一点还能解 开另一个谜,那就是关于题目的谜。一般以一对范畴为题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 前面,如“真诚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而本文却是倒着的:“最苦与最乐”。现在我们明 白,既然作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那么只有无论述“最苦”,后论述“最乐” 才顺理成章,既然行文是这样的顺序,那么题目自然也该是这样的顺序。当然,此部分用笔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最苦、 什么是最乐来谈人生的责任,本文思想深刻严密,格调高雅,语言凝重,谈到了除两三岁的 孩子外,人人都有应尽的责任。论证了一对姊妹命题: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七、结构分析 全文 5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 1、2 自然段是第一部分,论述“负(未尽的)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 3 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 4、 5 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第一部分的两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是主论,第 2 自然段是辅论。文章开篇用了一串排 比设问,提出了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贫、失意、老、死,然后一一加以否定,最 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这是第一层。第二层论述了人 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贫困老死的理由。第三层论述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负了责任的理由。为什么 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呢?因为把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 正是许多人的想法或说法。否定了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合理的答案。这时自己的 观点就水到渠成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作为辅论的第 2 自然段,进一步指出了承诺未办、欠钱未还、恩惠未报答、得罪人未赔 礼几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易于被读者所理解接受。由此而生的痛苦情况是不敢 见面,梦里有影子缠着。以此照应第 1 自然段的“受良心责备而又无法逃避”。这是第一个 层次。第二个层次,又将负责任的情况延展到对家庭、社会、国家,及至自己,使议论更加 深入。第三个层次照应第 1 自然段: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而负了(未尽)责任才是最大 的痛苦。 第二部分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只有一个自然段, 而且不单单谈快乐也谈到了痛苦。为什么第一部分完全谈痛苦用了两个自然段,而第二部分 两者都谈到了反倒用了一个自然段呢?为什么一个均衡的题目,在行文论述时两个方面却不 均衡呢?只要看一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的论据就不难明白。作者给“尽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原来作 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 乐的时候就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于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 第二部分中就无需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明白了这一点还能解 开另一个谜,那就是关于题目的谜。一般以一对范畴为题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 前面,如“真诚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而本文却是倒着的:“最苦与最乐”。现在我们明 白,既然作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那么只有无论述“最苦”,后论述“最乐” 才顺理成章,既然行文是这样的顺序,那么题目自然也该是这样的顺序。当然,此部分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