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个体的核型与同种生物正常核型加以比较,以了解其形态和状态。核型分析可以发现异常 染色体,己成为分析染色体疾病的主要手段。(不同动物核型有统一命名分类标准。 显带技术常规染色只能把大小、形状差异明显的染色体加经区分,但对相似的非同源 染色体难以区分,1968年,瑞典细胞学家casperson2发现,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一条染色体 可以染成明暗不同的几部分,这种技术称染色体显带技术。染色体经显带技术处理后,每条 同源染色体都有自己的典型带纹,这种表现染色体个性特征的条纹叫做带型。根据带型,就 可以把形状、大小相似的非同源染色体准确区分。 第三节染色体的结构 一、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及化学组成 染色质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是DNA和蛋白质 (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的复合物,DNA的含量占染色质重量的30一4O%,与DNA相结 合的碱性蛋白 一组蛋白的含量与DNA的含量比率大致相等。 Olis(奥林斯)等人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发现染色质如一串念珠(图),提出了 染色质结构的串珠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nucleosome)。每个核小体由组蛋白8 聚体和大约200个碱基对的DNA链组成,组蛋白8聚体由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各以2个 分子组成,称核心颗粒,形状近似于扁珠状,直径约为100埃,其中约146个碱基对盘绕核小 体表面1.75圈,另有约20个pb的DNA分子与组蛋白H1在核心颗粒外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 起稳定作用:在两个核小体之间,有几十个pb的DNA双链将两个核小体连接起来,称连接 链。即染色质是由密集成串的核小体组成的。 二、染色体的结构模型 DNA H1组蛋白 核小体山 组蛋白八聚体的核心 核小体结构卫 染色体是细胞有分裂的中期 染色质的表现形态,染色质是如 何变成染色体的呢?如果把核小 体看着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在 细胞分裂有过程中,核小体连成 的串珠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 筒状结构,外径为30nm,内径为 10nm,每周包括6个核小体,这 个筒状结构就是染色体的二级结 构。即二级结构是由核小体的长 链螺旋化盘绕形成的超微螺旋, 称为螺线管。三级结构是由螺线 体进一步螺旋化和卷缩形成的 条直径为400埃的圆筒状结构, 称为超螺线体。四级结构是由超 螺线体再次折叠和螺旋化,从而 形成为染色体(共压缩840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