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编制20×0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1358.4 递延税款453.3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所得税1811.7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 益法中也会用到。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 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 不用去看。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 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注意一个节点: 前股权购买日(投资日)后 冲减投资成本计入投资收益 (2)明确两个概念: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 (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 (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 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 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 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三步走 第一步: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 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 资收益”就是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大家看出来没有?)由此就有了下 面的两步走: 第二步: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一定在借方 妙法: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2 为例说明) 借:应收股利4.5 贷:投资收益4.5 第三步: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 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 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 借:应收股利4.5 贷:投资收益4 长期股权投资0.5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 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注一:应该说权益法没难点,但为什么说权益法难呢?其实我个人认为,权益法难就难在内容繁杂。但 反过来又说了,不就4个明细科目嘛,有什么难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个嘛。所以我认为突破权益法最关键的 点:思路清晰。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这就是妙中所在了!妙法:头脑中有条线。“线”是什么?这就是我接 下来要说的妙法学权益法了。) (注二:在学习权益法之前必须强调的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学习,至关重要。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习 以后难点的基础。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个链条的重要意义:(影响关系) ★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3)编制20×O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358.4 递延税款45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811.7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成本法虽然不是投资的重点,但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仍然比其他章节重要,他可以出客观题,在成本法转权 益法中也会用到。如果对成本法不理解就不能很好的学好权益法,也就不能学好投资。 大多数CPA考友都头疼的是教材上的两个公式,怎么看也不明白,其实这两个公式看不明白也没关系,根本 不用去看。当看完了以下的解题妙法或说解题技巧后,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准备好:教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 大家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注意一个节点: 前 股权购买日(投资日) 后 冲减投资成本 计入投资收益 (2)明确两个概念: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 (3)我国的分红是压年分的,就是今年分配的是以前年度的。 (4)成本法下,关于现金股利的处理只涉及三个科目:应收股利、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 大家都知道投资时和分配投资前的股利时的分录,很简单,略。 成本法的难点就在于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如何处理,关键也就在这里。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妙法! 妙法做次年分配现金股利时的分录: 三步走 第一步:计算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一定在贷方 大家记住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应收股利累计数和应收净利累计数二者孰低,那么总分录里的“投 资收益”就是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本妙法的关键点,妙就妙在这里。大家看出来没有?)由此就有了下 面的两步走: 第二步:确定总分录里的“应收股利”金额。(一定在借方) 妙法:应收股利=分配的现金股利(4.5)(一定等于)(以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它的(2) 为例说明) 借:应收股利 4.5 贷:投资收益 4.5 第三步:倒挤“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由于总的投资收益(4万)是应收股利累计数(1+4.5)和应收净利累计数(4)二者孰低。所以大家应该看出来 了吧, “应收股利”确定出来了(一定在借方),总分录里的“投资收益”确定出来了(一定在贷方),“长期 股权投资”也就确定出来了(倒挤)。总的分录也就很好写了: 借:应收股利 4.5 贷:投资收益 4 长期股权投资 0.5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没用到教材里的公式,教材里的公式只会使我们更糊涂。那么接下来大家做一下“教 材第77页例题10、轻松过关一第30页中的三(三)的例题”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简单,根本不用费很大脑筋。 妙法突破会计难点系列》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注一:应该说权益法没难点,但为什么说权益法难呢?其实我个人认为,权益法难就难在内容繁杂。但 反过来又说了,不就4个明细科目嘛,有什么难的,比成本法不就多了一个嘛。所以我认为突破权益法最关键的 一点:思路清晰。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呢?这就是妙中所在了!妙法:头脑中有条线。“线”是什么?这就是我接 下来要说的妙法学权益法了。) (注二:在学习权益法之前必须强调的是: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学习,至关重要。这是基础的基础,是学习 以后难点的基础。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下这个链条的重要意义:(影响关系) ★成本法、权益法的基础学习→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学习→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