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 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 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 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 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 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 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 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 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 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 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 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 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 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 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 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 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 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 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 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 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 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 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 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 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 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 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 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 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 限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 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 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 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 “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 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 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 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侍奉的论 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 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 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 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 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 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 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 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 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 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 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 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 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 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 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 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 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 B.“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 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 代。 C.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 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 D.“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 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 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