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了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手段及内容,对一些典型的表面吸附反应过程作了分析 学习要求:(1)了解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形式、吸附势能曲线的形式和物理意义,以 及学习几种吸附等温式的物理表达和比表面测定的原理;(2)从表面的组成、结构和反应等 角度了解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内容;(3)了解表面组成、价态及其结构对表面反应性能的影 响;(4)了解用于表面吸附态及表面反应机理研究的现代物理化学方法 本章第4节的部分内容将涉及一些反应动力学的知识,在学习和教学时可与十九和二十 章一起进行。 讲课要点 15-1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15-2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内容 5-3表面性质对表面反应性能的影响 15-4表面吸附态和表面反应机理 第十六章传递过程和非平衡态热力学(4学时)(教材第十八章) 内容提要:本章从传热、流动和扩散等现象出发介绍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并引 入非平衡现象和非平衡态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非平衡态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础知 识,例如熵产生原理、昂萨格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 学习目的ε(1)了解传热、流动和扩散等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征以及非平衡现象和 非平衡态的基本概念;(2)了解非平衡态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例如熵产生原 理、昂萨格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 讲课要点 16-1传递过程基本规律 16-2非平衡态热力学 第十七章化学动力学基本规律(8学时)(教材第十九章)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化学动力学的基本规律,通过基元反应和典型复杂反应引入速 率方程和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讨论了稳态近似和平衡态近似二种简 化处理动力学问题的方法,指出了仔细平衡原理在选择正确反应机理方面的作用。讨论了速 率常数与平衡常数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1)掌握反应速率的定义;(2)了解反应物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熟悉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概念;(4)掌握典型复杂反应的速率常数 的计算方法;(5)熟悉稳态近似和平衡态近似的原理及其相互关系;(6)了解微观可逆性原 理和仔细平衡原理;(7)掌握基元反应及复杂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间的关系。 讲课要点 17-1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9 了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手段及内容,对一些典型的表面吸附反应过程作了分析。 学习要求: (1)了解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形式、吸附势能曲线的形式和物理意义,以 及学习几种吸附等温式的物理表达和比表面测定的原理; (2)从表面的组成、结构和反应等 角度了解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内容; (3) 了解表面组成、价态及其结构对表面反应性能的影 响; (4)了解用于表面吸附态及表面反应机理研究的现代物理化学方法。 本章第 4 节的部分内容将涉及一些反应动力学的知识,在学习和教学时可与十九和二十 章一起进行。 讲课要点: 15−1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15−2 现代表面化学的研究内容 15−3 表面性质对表面反应性能的影响 15−4 表面吸附态和表面反应机理 第十六章 传递过程和非平衡态热力学 (4 学时) (教材第十八章) 内容提要: 本章从传热、流动和扩散等现象出发介绍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并引 入非平衡现象和非平衡态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非平衡态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础知 识,例如熵产生原理、昂萨格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 学习目的:(1) 了解传热、流动和扩散等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征以及非平衡现象和 非平衡态的基本概念;(2) 了解非平衡态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例如熵产生原 理、昂萨格倒易关系和最小熵产生原理。 讲课要点: 16−1 传递过程基本规律 16−2 非平衡态热力学 第十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本规律 (8 学时)(教材第十九章)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化学动力学的基本规律,通过基元反应和典型复杂反应引入速 率方程和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讨论了稳态近似和平衡态近似二种简 化处理动力学问题的方法,指出了仔细平衡原理在选择正确反应机理方面的作用。讨论了速 率常数与平衡常数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1) 掌握反应速率的定义;(2) 了解反应物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熟悉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概念;(4) 掌握典型复杂反应的速率常数 的计算方法;(5) 熟悉稳态近似和平衡态近似的原理及其相互关系;(6) 了解微观可逆性原 理和仔细平衡原理;(7) 掌握基元反应及复杂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间的关系。 讲课要点: 17−1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