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孑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前辟四 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 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 去。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释①漉∶漏下。②垣墙:筑围墙。③冥:静悄悄。④三五之夜:毎月十五日夜晩。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 (4)以当南日() 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小鸟时来啄食食不饱,力不足 B.可容一人居 居无何 C.可以调素琴 吴玠素服飞 D.室始洞然 冥然兀坐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 8.根据要求填空。(3分)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_③的手法。 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5分) ①《伊索寓言》有这么一则故事:大风靠狂怒显示强大,想让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 适得其反,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太阳则相反,靠微笑显示力量,它不断向大地输 送热量,老人最后心甘情愿,把衣服脱下。 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微笑有时比狂怒更有力量,更能取得成绩!因此我们要学会微笑 ③微笑是可亲的,因为微笑传递快乐。《论语》记载:“乐然后笑。”笑由喜悦来,相 从心头生。微笑是可敬的,因为微笑传递友善。北宋哲学家程颐说:“乐取于人以为善。”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前辟四 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 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 去。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注释]①漉:漏下。②垣墙:筑围墙。③冥:静悄悄。④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有仙则名.( ) (2)无案牍之劳.形( ) (3)每移案.( ) (4)以当.南日( ) 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小鸟时来啄食. 食.不饱,力不足 B.可容一人居. 居.无何 C.可以调素.琴 吴玠素.服飞 D.室始洞然. 冥然.兀坐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 8.根据要求填空。(3 分)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①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 ②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③ 的手法。 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0-11 题。(5 分) ①《伊索寓言》有这么一则故事:大风靠狂怒显示强大,想让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 适得其反,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太阳则相反,靠微笑显示力量,它不断向大地输 送热量,老人最后心甘情愿,把衣服脱下。 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微笑有时比狂怒更有力量,更能取得成绩!因此我们要学会微笑。 ③微笑是可亲的,因为微笑传递快乐。《论语》记载:“乐然后笑。”笑由喜悦来,相 从心头生。微笑是可敬的,因为微笑传递友善。北宋哲学家程颐说:“乐取于人以为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