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归入丝绸之路,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宋辽时期的契丹民族是草原之路的主要活动 者,他们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俗。宋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 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1993年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里发现了一幅关于备茶的壁画 该墓群的其他壁画也有关于饮茶活动的记录。壁画上的饮茶活动涉及茶碾子、茶 饼、茶壶、茶盘等工具和煎茶等内容。由此可见,当时饮茶活动已经出现在辽金 地区。 ⑥到明清时,大量茶叶从张家口出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至欧洲等地,茶叶 读音形式在沿途各个民族语言中也是“chaj”,茶是草原之路得以年年持续的维 系商品。至清末,茶叶已占恰克图口岸全部出口商品的90%以上,从这种意义看, 草原之路也转型为茶马古道。 (选自2014年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茶马古道“恃茶性”的一项是()(3分) A.蒙古族视茶为“仙草灵丹”,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 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 B.藏民懂得茶叶容易运输和保存,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把酥油 茶当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C.全民饮茶的习惯扩散到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也成为恃 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 D.宋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 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从茶马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从唐宋开始,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 恃茶习惯的形成使茶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 B.茶马古道的范围广泛,滇川藏地带局域古道是其核心地带,自唐宋以来,地 处世界屋脊带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也都向它转型。 C.在茶马古道上,茶叶是古道网络存在的维系商品,它通过主干道上的很多重 镇、马店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的需求。 D.大约在唐代,青藏高原民族所形成的恃茶性促使马帮穿越横断山贩运茶叶, 并使之成为一种常年的必要行为,由此形成了茶马古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叶成为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以及草原之路得以存在和持续的维系商品 清末茶叶占到恰克图出口商品的90%以上,这个事例就足以证明。 B.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情况的出现,表明北方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 带有了茶马古道的性质,茶叶逐渐上升为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C.宋、明以来的文献记录了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的相关内容, 这可以证明西迁的回鹘把饮茶文化及恃茶性带到了丝绸之路上。 D.《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是说夷人每天的饮食结构 中离不开茶,这说明当时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归入丝绸之路,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宋辽时期的契丹民族是草原之路的主要活动 者,他们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俗。宋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 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1993 年,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里发现了一幅关于备茶的壁画, 该墓群的其他壁画也有关于饮茶活动的记录。壁画上的饮茶活动涉及茶碾子、茶 饼、茶壶、茶盘等工具和煎茶等内容。由此可见,当时饮茶活动已经出现在辽金 地区。 ⑥到明清时,大量茶叶从张家口出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至欧洲等地,茶叶 读音形式在沿途各个民族语言中也是“chaj”,茶是草原之路得以年年持续的维 系商品。至清末,茶叶已占恰克图口岸全部出口商品的 90%以上,从这种意义看, 草原之路也转型为茶马古道。 (选自 2014 年 12 月 5 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茶马古道“恃茶性”的一项是( )(3 分) A.蒙古族视茶为“仙草灵丹”,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 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 B.藏民懂得茶叶容易运输和保存,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把酥油 茶当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C.全民饮茶的习惯扩散到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也成为恃 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 D.宋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 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从茶马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从唐宋开始,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 恃茶习惯的形成使茶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 B.茶马古道的范围广泛,滇川藏地带局域古道是其核心地带,自唐宋以来,地 处世界屋脊带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也都向它转型。 C.在茶马古道上,茶叶是古道网络存在的维系商品,它通过主干道上的很多重 镇、马店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的需求。 D.大约在唐代,青藏高原民族所形成的恃茶性促使马帮穿越横断山贩运茶叶, 并使之成为一种常年的必要行为,由此形成了茶马古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茶叶成为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以及草原之路得以存在和持续的维系商品, 清末茶叶占到恰克图出口商品的 90%以上,这个事例就足以证明。 B.丝绸 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情况的出现,表明北方丝绸之路在很大程度上 带有了茶马古道的性质,茶叶逐渐上升为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C.宋、明以来的文献记录了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的相关内容, 这可以证明西迁的回鹘把饮茶文化及恃茶性带到了丝绸之路上。 D.《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是说夷人每天的饮食结构 中离不开茶,这说明当时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