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数学内容:梁的变形与位移,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转角。梁的刚度校核,弯曲应变 款授和消尚假委典资复超所使程智终资绿费两餐失变离者餐费是集我觉相资者餐登浆卓贸变 人7 3 四、课程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学时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对点的矩 ,平面力偶 平面任意力系·重 12 细 0 弯曲应 10210 11 梁弯曲时的位移 8 合计: 84 课程属性: 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理论力学(1) (I1)》(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训方等编, 《材料力学)、() (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 学分 4二年级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 其工程中机械运动最普遍、 本课程作为原理 体的运动,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利 本 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程生的是能、船聚使软系和达整秀搜查务禁和本方法及 基 都求如下: 学内容:超 法为 静定乙 拉压超静定题 本静 对十次见 正确地列出变形儿何方程 教学内容: 平面的主应力, 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 尔强度理论 其机变形 力、 面 天命势幸 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义,掌振截面核心的计算方法,理解工程实用计算法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剪切面、挤压面及拉伸时危险战面的位置。教学内容:梁的变形与位移,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按叠加原理计算梁的挠度、转角,梁的刚度校核,弯曲应变 能。 要求掌握:正确地列写梁的挠曲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掌握简支梁在跨中受集中力时和简支梁受均布载荷时的 最大挠度和转角的计算公式以及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时的最大挠度和转角的计算公式。熟练地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1.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述和板书的教学方式。 2.      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后都留有学生作业,每周交一次作业。作业全部批改。 3.      实验部分由实验教师负责。 四、课程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学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平面汇交力系 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 平面任意力系·重心 摩擦 材料力学绪论及基本概念 轴向拉伸和压缩 扭转 弯曲内力 弯曲应力 梁弯曲时的位移 4 6 6 12 6 2 8 10 12 10 8 合计: 84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II)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教    材: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II)》(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I)、(II)》(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时学分:总学时:  84    总学分:  5 应开课程学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I)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是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的学科。顾名思义,工程力学是既与工程又与力学密切相关的课程。 作为高等工科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涵盖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要经典内容。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自然界及其工程中机械运动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 的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课程作为原"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融合,将研究两类机械运动:一类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 运动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研究物体的变形,研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要求是:对两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规律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 其应用,结合课程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化能力、文字和图像表达能力及数字计算能力等加以培养。 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 材料力学部分 1.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教学内容: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拉压超静定问题,扭转超静定问题,简单超静定梁。 要求掌握:超静定、超静定次数、多余约束、多余未知力、基本静定系等基本概念,能判定超静定次数、理解超静定问题的 基本解法为考虑静力平衡、变形相容和物理关系三个方面、对于二次或二次以下的超静定问题,能合理地选取基本静定系, 正确地列出变形几何方程。 2.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教学内容: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主应力,空间应力状态的概念,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 度,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莫尔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各种强度理论的应用。 要求掌握:理解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概念,根据基本变形杆内的应力正确地表示受力构件内一点处的应力状态,掌握平面应力 状态下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主平面、最大切应力及其作用面的计算,熟悉应力圆的绘制,通过应力圆掌握平面应力状 态的特征,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按材料可能的破坏形式正确选用强度理论。 3.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教学内容:两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扭转与弯曲,连接件的实用计算法,铆钉连接的计算。 要求掌握:构件在组合变形下的计算原理及其限制条件,组合变形下构件强度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步骤,理解截面核心的意 义,掌握截面核心的计算方法,理解工程实用计算法的意义,能正确判定剪切面、挤压面及拉伸时危险截面的位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