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5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3卷 2回转窑传热传质计算模型 △mH20=k0kms120eXp (5) RTs 考虑到熟料回转窑的特点,数学模型建立在以 式中:k和E分别为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参见表1): 下假设基础上:(1)将料层简化为直接均匀布料形 x为物料中组分含量的质量分数:R为气体常数, 式,物料横截面运动为滚落方式;(2)料层和窑气内 8.31mo.k;T为温度,K 部在窑体断面方向上温度均匀,忽略周向和径向导 料层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来自C:C0的分解 热;(3)不考虑窑气在x轴方向上的传热,且回转窑 反应和熟料烧结反应中Ab0,和FeO3分别和纯碱 两端面绝热:(4)窑内化学反应速率满足阿累尼乌 NaCO的反应 斯方程 (2)CaC0分解及2Ca0SD2生成反应[⑧. 2.1料床高度及物料运动速度计算模型 CaCO3分解反应速率: 回转窑物料料床高度及窑的旋转速度决定了物 料的运动速度及在窑内的停留时间.Kmer等o) Mccos k Rcacos-Mco (6)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物料料床高度随窑体轴向变化 2C0SD2生成反应速率: 的经验计算公式: 2h R2C0-S02 _l20y·06n- 2Mco 式中:h为物料料床高度,m;x为回转窑轴向距离, M2cs0k6cn-s2C0GDe Mco (7) m:Y为窑体的倾斜角,adB为物料休止角,adG 式中:M为摩尔质量,gmo;c为浓度,mom3; 为物料流量,m2.8;n为窑体的转速,ads;R为 其中下标CaC03、Ca0和2C:0·SD2分别表示碳酸 窑的内半径,m 钙、氧化钙和硅酸钙, Peom等山导出了物料轴向运动速度s的计 (3)A03和Fe0分别和NaC0的反应,研究 算公式: 表明,这两个反应属于固一固反应类型中三维固膜 (0十n0 扩散控制反应),其化学反应速率公式为 -.10115DYn (1-c0s0)[co2co(2)sin] E ·f(a) (8) 2) dg=k·eTRT dt 式中:D为窑的内径,m:0为物料半填充角,ad 式中:a为转化分数;t为转化时间,sf(a)为固固 2.2传质计算模型 反应动力学微分式;下标x为反应的物质 窑内物料和窑气之间的传质过程主要是料浆中 窑气中煤粉燃烧的质量变化量计算式如下可: 的水分汽化以及料层烧结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 △mcml=mcml'(G+1-G) (9) 碳进入窑气两部分,其中水分的传递对气固相的质 式中:c和G+1为进入和离开区域时煤粉的质量浓 量平衡影响最大,而后者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因此本 度,kgm3;g=ep(-3.9121):L为区域处 文建立了任意截面内质量平衡方程. 火焰距离喷嘴的距离,m:L为火焰长度,m 对料层: 2.3传热计算模型 ms=(mc1十mH0十mco2)一△mH0一△mco2十△nsCoal 根据以上的传热及传质过程分析,建立的回转 (3) 窑的物料、窑气及内外壁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如下, 对窑气: 料层: me=mAr十△mH0十△meo2十△mcal (4) QcsG-s+QgsG-s十Qcs o-s十QasW-s+ 式中:m为通过截面的质量流量,kgs;△m为质量 宫Aa44m4亚 dTs (10) 流量的变化量,kgs;下标中SG、H20、CO02、Air 窑气: Ca和C份别代表料层、窑气、水、二氧化碳、空气、 Qxc-s十Qacc-s十Qse-w十Qc-w十 煤粉和熟料, (1)Lyons等的研究表明),水分从料层中分 △me9(E-工)+ 离出来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服从一级反应定律。因 此,水分质量变化的计算式: △ncaalQa=me'Gc· dx (11)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3卷 2 回转窑传热传质计算模型 考虑到熟料回转窑的特点‚数学模型建立在以 下假设基础上:(1)将料层简化为直接均匀布料形 式‚物料横截面运动为滚落方式;(2)料层和窑气内 部在窑体断面方向上温度均匀‚忽略周向和径向导 热;(3)不考虑窑气在 x轴方向上的传热‚且回转窑 两端面绝热;(4)窑内化学反应速率满足阿累尼乌 斯方程. 2∙1 料床高度及物料运动速度计算模型 回转窑物料料床高度及窑的旋转速度决定了物 料的运动速度及在窑内的停留时间.Kramer等 [10]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物料料床高度随窑体轴向变化 的经验计算公式: dh dx =tanγ tanβ tanγ - 3GS 4πnR 2 2h R - h 2 R 2 -3/2 (1) 式中:h为物料料床高度‚m;x为回转窑轴向距离‚ m;γ为窑体的倾斜角‚rad;β为物料休止角‚rad;GS 为物料流量‚m 2·s -1;n为窑体的转速‚rad·s -1;R为 窑的内半径‚m. Perron等 [11]导出了物料轴向运动速度 vS的计 算公式: vS=0∙10115Dγn (θ+tanθ) (1-cosθ) 2 [cosβ+2cot(θ/2)sinβ] (2) 式中:D为窑的内径‚m;θ为物料半填充角‚rad. 2∙2 传质计算模型 窑内物料和窑气之间的传质过程主要是料浆中 的水分汽化以及料层烧结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 碳进入窑气两部分‚其中水分的传递对气固相的质 量平衡影响最大‚而后者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因此本 文建立了任意截面内质量平衡方程. 对料层: mS=(mCl+mH2O +mCO2 )-ΔmH2O -ΔmCO2 +ΔmSCoal (3) 对窑气: mG =mAir+ΔmH2O +ΔmCO2 +ΔmGCoal (4) 式中:m为通过截面的质量流量‚kg·s -1;Δm为质量 流量的变化量‚kg·s -1;下标中 S、G、H2O、CO2、Air、 Coal和 Cl分别代表料层、窑气、水、二氧化碳、空气、 煤粉和熟料. (1) Lyons等的研究表明 [7]‚水分从料层中分 离出来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服从一级反应定律.因 此‚水分质量变化的计算式: ΔmH2O =kH2OvSmSxH2Oexp EH2O RTS (5) 式中:k和 E分别为指前因子和活化能 (参见表 1); x为物料中组分含量的质量分数;R为气体常数‚ 8∙31J·mol -1·k -1;T为温度‚K. 料层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来自 CaCO3的分解 反应和熟料烧结反应中 Al2O3和 Fe2O3分别和纯碱 NaCO3的反应. (2) CaCO3分解及 2CaO·SiO2生成反应 [8]. CaCO3分解反应速率: RCaCO3 =- MCaCO3 MCaO kCaO·cCaCO3 (6) 2CaO·SiO2生成反应速率: R2CaO·SiO2 = M2CaO·SiO2 2MCaO k2CaO·SiO2·c 2 CaO·cSiO2 - M2CaO·SiO2 MCaO k2CaO·SiO2·cCaO·cSiO2 (7) 式中:M为摩尔质量‚g·mol -1;c为浓度‚mol·m -3; 其中下标 CaCO3、CaO和 2CaO·SiO2分别表示碳酸 钙、氧化钙和硅酸钙. (3) Al2O3和 Fe2O3分别和 NaCO3的反应.研究 表明‚这两个反应属于固 -固反应类型中三维固膜 扩散控制反应 [9]‚其化学反应速率公式为 dαx dt =kx·exp - Ex RTS ·f(α) (8) 式中:α为转化分数;t为转化时间‚s;f(α)为固--固 反应动力学微分式;下标 x为反应的物质. 窑气中煤粉燃烧的质量变化量计算式如下 [5]: ΔmCoal=mCoal·(ci+1-ci) (9) 式中:ci和 ci+1为进入和离开 i区域时煤粉的质量浓 度‚kg·m -3;ci=exp(-3∙912L 2 i/L 2 f);Li为区域 i处 火焰距离喷嘴的距离‚m;Lf为火焰长度‚m. 2∙3 传热计算模型 根据以上的传热及传质过程分析‚建立的回转 窑的物料、窑气及内外壁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如下. 料层: QCS‚G→S+QRS‚G→S+QCS‚CW→S+QRS‚W→S+ ∑ 5 i=1 ΔmS‚i·ΔHS‚i=mS·cp‚S· dTS dx (10) 窑气: QCG‚G→S+QRG‚G→S+QCG‚G→W +QRG‚G→W + ∑ 2 j=1 ΔmG‚j·cp‚j·(TG -TS)+ ΔmCoal·Qd=mG·cp‚G· dTG dx (11) ·115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