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08 章节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2学时) 题目 1.熟悉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教学 2.掌握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1.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30分钟 教学 2.血管壁检测 20分钟 内容 3.血小板检测。 15分钟 时间 4.凝血因子的检测 15分钟 分配 5.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0分钟 重点:凝血因子的检测 难点: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拥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实验课:出血时间(y法)、凝血时间(试管法)测定 方法 示教典型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思考 腿及 1.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 阅读 临床常用的血凝试验有哪些? 材料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年11月20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 08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2 学时) 教学 目的 1.熟悉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2.掌握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30 分钟 2. 血管壁检测 20 分钟 3. 血小板检测。 15 分钟 4. 凝血因子的检测 15 分钟 5.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凝血因子的检测 难点: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 组织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实验课:出血时间(Ivy 法)、凝血时间(试管法)测定 示教典型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 2. 临床常用的血凝试验有哪些?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 年 11 月 20 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