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手枪子弹1底火2火药3弹壳4弹头 (2)散弹枪子弹1底火2弹壳3火药47隔层5弹塞6弹丸8封蜡 (3)手枪子弹实物剖面图 (四)枪弹发射的原理和过程 1.枪弹发射的原理枪弹受到击发,底火引爆火药,产生高压气体,迫使弹丸射出枪膛,瞬间由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称为发射。现代火药燃烧后转化成的气体,容 积骤然增加几百倍至几千倍,一般最大膛压可达到1200~3000kgcm2以上,膛内温度可达2500~ 3500℃,整个发射持续时间只有1-60ms 2.枪弹发射过程击针击发底火后点燃发射药,火药开始燃烧,弹壳内压增大,当压力上升到 250~500kg/cm2时,弹头脱离弹壳,挤入线膛,开始起动。弹头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迅速向 前运动。弹头尾端离开枪口瞬间的膛压约为400~600kg/m2,即枪口压力。弹头离开枪口后,火药 气体随之喷出,此时火药气流速度为1300m/s左右,大于子弹初速,推动弹头速度继续增加。弹头底 面离开枪口到弹头获得最大速度的这段时间称为后效作用阶段。此期内弹头飞行距离约为枪口外20- 40倍口径的距离,称为中间弹道。后效作用阶段由枪口喷出的高温、高压、高速的火药气体产生强 烈的声响,并且喷射出未燃尽的火药粒、烟尘、金属屑、枪油,它们与空气接触,形成闪光和烟 尘。继而弹头飞离火药气团,受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开始逐渐减速。上述枪弹发射过程对了解枪 弹损伤的形态有重要意义。枪弹脱离枪口后,最初其前端沿轴线运行而尾部(或底部)绕轴线旋 转,圆圈越来越小;很快就进入稳定运行,直至能量消耗殆尽,弹头开始晃动,甚至打筋斗。所 以,在不同的距离击中人体,所造成的枪伤就很不一样 、枪弹的损伤机制 枪弹损伤是弹头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弹头将一定的或全部的动能传递给机体,其结果 一方面使终点弹道的性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产生各种创伤效应。 (一)弹头直接撞击作用 人体被枪击后,最初遭受的是高速旋转的弹头冲击、碰撞组织造成的撞击损伤,轻者只发生皮 肤挫伤,重者造成枪弹创。 当弹头侵入皮肤时,弹头前端顶入皮肤,使皮肤出现锥形拉伸变形,弹头给皮肤的压力是径向 压力,从而引起皮肤圆周的张力,而且圆周任意一点上的张力大小基本一致。由于弹头在飞行时旋 转前进,造成皮肤表面切线方向的擦伤;当高速旋转的弹头的径向力和侧向力超过皮肤弹性极限 时,就造成局部皮肤缺损。人体损伤程度取决于弹头传递能量的大小及传递速度。据研究,在组织 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因人体皮肤的阻力比肌肉大40%。枪弹引起骨折的最小速度约为90m/s 当弹头穿透皮肤,进人深层软组织时,弹头对前方组织施予的压力,即前冲力,这个力沿着弹 道方向使组织撕裂、拉断和击穿,形成原发弹创管,即所谓永久性创道( permanent wound track)。 (二)瞬时空腔效应 高速飞行的弹头进入组织时形成激波,并以很大的压力压缩弹道周围组织,使组织向周围膨胀 扩张而发生迅速移位,形成一个比弹头大几倍至几十倍的瞬时空腔( temporary cavity)。这种膨胀 扩张作用是由于形成空腔的内部压力大于环境压力之间的压差造成的,瞬时空腔内压力最大可达 100-200个大气压,持续0.2-2ms后空腔开始收缩,经过反复膨胀、收缩7-8次,空腔内压与环境压力 相等,最后留下永久性创道,留下较大范围的组织损伤。整个过程约需5-10ms。这种弹头在机体内 形成瞬时空腔而致使创道周围组织和器官受到损伤的效应,称为瞬时空腔效应( temporary cavitation effect)。瞬时空腔的形态各异,可能与弹头的几何形状、飞行速度和状态,以及人体部位和其组织 特性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对于投射物为弹头所产生的瞬时空腔多为椭圆形、梭形及圆锥形(1)手枪子弹 1.底火 2.火药 3.弹壳 4.弹头 (2)散弹枪子弹 1.底火 2.弹壳 3.火药 4.7.隔层 5.弹塞 6.弹丸 8.封蜡 (3) 手枪子弹实物剖面图 (四)枪弹发射的原理和过程 1.枪弹发射的原理 枪弹受到击发,底火引爆火药,产生高压气体,迫使弹丸射出枪膛,瞬间由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称为发射。现代火药燃烧后转化成的气体,容 积骤然增加几百倍至几千倍,一般最大膛压可达到1200~3000kg/cm2以上,膛内温度可达2500~ 3500℃,整个发射持续时间只有1-60ms。 2.枪弹发射过程 击针击发底火后点燃发射药,火药开始燃烧,弹壳内压增大,当压力上升到 250~500kg/cm2时,弹头脱离弹壳,挤入线膛,开始起动。弹头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迅速向 前运动。弹头尾端离开枪口瞬间的膛压约为400~600kg/cm2,即枪口压力。弹头离开枪口后,火药 气体随之喷出,此时火药气流速度为1300m/s左右,大于子弹初速,推动弹头速度继续增加。弹头底 面离开枪口到弹头获得最大速度的这段时间称为后效作用阶段。此期内弹头飞行距离约为枪口外20- 40倍口径的距离,称为中间弹道。后效作用阶段由枪口喷出的高温、高压、高速的火药气体产生强 烈的声响,并且喷射出未燃尽的火药粒、烟尘、金属屑、枪油,它们与空气接触,形成闪光和烟 尘。继而弹头飞离火药气团,受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开始逐渐减速。上述枪弹发射过程对了解枪 弹损伤的形态有重要意义。枪弹脱离枪口后,最初其前端沿轴线运行而尾部(或底部)绕轴线旋 转,圆圈越来越小;很快就进入稳定运行,直至能量消耗殆尽,弹头开始晃动,甚至打筋斗。所 以,在不同的距离击中人体,所造成的枪伤就很不一样。 二、枪弹的损伤机制 枪弹损伤是弹头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弹头将一定的或全部的动能传递给机体,其结果 一方面使终点弹道的性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产生各种创伤效应。 (一) 弹头直接撞击作用 人体被枪击后,最初遭受的是高速旋转的弹头冲击、碰撞组织造成的撞击损伤,轻者只发生皮 肤挫伤,重者造成枪弹创。 当弹头侵入皮肤时,弹头前端顶入皮肤,使皮肤出现锥形拉伸变形,弹头给皮肤的压力是径向 压力,从而引起皮肤圆周的张力,而且圆周任意一点上的张力大小基本一致。由于弹头在飞行时旋 转前进,造成皮肤表面切线方向的擦伤;当高速旋转的弹头的径向力和侧向力超过皮肤弹性极限 时,就造成局部皮肤缺损。人体损伤程度取决于弹头传递能量的大小及传递速度。据研究,在组织 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因人体皮肤的阻力比肌肉大40%。枪弹引起骨折的最小速度约为90m/s。 当弹头穿透皮肤,进人深层软组织时,弹头对前方组织施予的压力,即前冲力,这个力沿着弹 道方向使组织撕裂、拉断和击穿,形成原发弹创管,即所谓永久性创道(permanent wound track)。 (二) 瞬时空腔效应 高速飞行的弹头进入组织时形成激波,并以很大的压力压缩弹道周围组织,使组织向周围膨胀 扩张而发生迅速移位,形成一个比弹头大几倍至几十倍的瞬时空腔(temporary cavity)。这种膨胀 扩张作用是由于形成空腔的内部压力大于环境压力之间的压差造成的,瞬时空腔内压力最大可达 100-200个大气压,持续0.2-2ms后空腔开始收缩,经过反复膨胀、收缩7-8次,空腔内压与环境压力 相等,最后留下永久性创道,留下较大范围的组织损伤。整个过程约需5-10ms。这种弹头在机体内 形成瞬时空腔而致使创道周围组织和器官受到损伤的效应,称为瞬时空腔效应(temporary cavitation effect)。瞬时空腔的形态各异,可能与弹头的几何形状、飞行速度和状态,以及人体部位和其组织 特性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对于投射物为弹头所产生的瞬时空腔多为椭圆形、梭形及圆锥形 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