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就业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5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58元和5832.3元,年均分别增长12.8% 和13.5%。全省贫困人口减少2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普。全省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 数达到300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覆盖全 省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缓 解。“十一五”时期新增廉租住房保障42.2万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1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19.39 万户,扶贫搬迁5.39万户。教育事业发展出现可喜变化。实现了由重点解决“上学难”向重点提高教 有质量的转变,城乡免费义务教有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有加快发展,高等教有毛入学率达到3%以上。 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 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数和科技人员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 建设全国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口增长趋于合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就,省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免 费开放,成功承办“八艺节”,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8%。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全省23个血吸虫重疫区人畜感染率降至3%以下,有效预防和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竞技体有 实力得到加强,群众性体有活动蓬勃开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主要污染 物总量减排任务,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渐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 权交易和神农架生态补偿试点正式启动,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和低效林改造 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38.46%。水环境不断改善,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洪湖、梁子湖生态 保护工程等进展顺利。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顺利推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逐步推行。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批复的“56531”改革方案顺 利实施。70多个国家部委(单位)与我省签订了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备忘录)。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 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基本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水利 管理体制、城中(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改革稳步推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鄂州 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 到95%,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2家,境外上市公司5家。医药卫生体制以革稳步推进,科技、教有、文 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实现进出口总领889亿美元,年均增长21,9%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1亿美元,年均增长12.2%,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湖北。新增国家级开发区 4个。东西湖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顺利推进。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 区设立经营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5.9亿美元。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美国、韩国等国家相继在汉设 立领事馆 六、和谱湖北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市社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社区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 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不衡新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数量连续五年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社会服务 与管理不断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 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了全省社会稳定。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加强。 5 5 就业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352.2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6058 元和 5832.3 元,年均分别增长 12.8% 和 13.5%。全省贫困人口减少 200 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城镇职工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 数达到 3009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覆盖全 省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得到有效缓 解。“十一五”时期新增廉租住房保障 42.2 万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 17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19.39 万户,扶贫搬迁 5.39 万户。教育事业发展出现可喜变化。实现了由重点解决“上学难”向重点提高教 育质量的转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0%以上。 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 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数和科技人员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 建设全国第二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口增长趋于合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以内。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就,省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免 费开放,成功承办“八艺节”,全省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 98%。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全省 23 个血吸虫重疫区人畜感染率降至 3%以下,有效预防和处置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竞技体育 实力得到加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主要污染 物总量减排任务,设市城市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污 权交易和神农架生态补偿试点正式启动,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和低效林改造 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 38.46%。水环境不断改善,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洪湖、梁子湖生态 保护工程等进展顺利。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顺利推进。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逐步推行。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批复的“56531”改革方案顺 利实施。70 多个国家部委(单位)与我省签订了部省合作共建协议(备忘录)。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 成。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基本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水利 管理体制、城中(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农村金融等改革稳步推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鄂州 城乡一体化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 到 95%,新增境内上市公司 12 家,境外上市公司 5 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 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889 亿美元,年均增长 21.9%;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201 亿美元,年均增长 12.2%,80 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湖北。新增国家级开发区 4 个。东西湖 B 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顺利推进。在全球 55 个国家和地 区设立经营机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 5.9 亿美元。对外交往不断扩大,美国、韩国等国家相继在汉设 立领事馆。 六、和谐湖北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市社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社区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 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安全生产事故数量连续五年下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社会服务 与管理不断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 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了全省社会稳定。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加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