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一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满北省委关于制定湖 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 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行 动纲领。 第一篇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并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全面启动“两型”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改革开放最有成效、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多项指 标增幅创历史新高,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比规划目标高3.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首次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3.6:49.1:37.3。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增强。全省粮食连续7年增产,油菜和淡水产品产量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 业发展迅速。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 到1.25: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取得重大进展,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 纺织、食品、装备制造等7个产业的销售收入先后跨过千亿元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8万家, 完成增加值6136.5亿元。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激光器、维生素、生物农药、电动汽车等高科技领 域技术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8%。建筑业发展迅猛, 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年均增长13.8%以上,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信息、文 化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升级加快。2010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9.4亿元,年均增长17.7%。农村消费年均增长率比城市高1.1个 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9%。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2%, 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五年投资总额累计达3.2万亿元,年均增长29.6%,超规 划目标1.1万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达88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 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步伐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武广、武合客运专线的开 通使湖北在全国较早进入高铁时代,武汉成为首批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五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 1295公里,总里程达到331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总里程达到3673公里,上升到 全国第六位。城市轻轨、城际铁路、地铁等现代先进快捷交通设施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武汉天河机场 二期改扩建工程完工,三期顺利启动,年客流量达到1200万人次。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建成投入运营, 汉江航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面开工,武汉新港、黄石、宜昌、荆州等港口建设进 展顺利。火电、水电和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能源建设全面推进,五年新增发电装机1250万千瓦。三 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兴隆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全面启动。 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4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 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湖 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 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行 动纲领。 第一篇 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并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 全面启动“两型”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基础 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改革开放最有成效、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多项指 标增幅创历史新高,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9%,比规划目标高 3.9 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首次 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为 13.6∶49.1∶37.3。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增强。全省粮食连续 7 年增产,油菜和淡水产品产量连续 15 年保持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 业发展迅速。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25 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 到 1.25∶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取得重大进展,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 纺织、食品、装备制造等 7 个产业的销售收入先后跨过千亿元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58 万家, 完成增加值 6136.5 亿元。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激光器、维生素、生物农药、电动汽车等高科技领 域技术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0.8%。建筑业发展迅猛, 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服务业发展提速,增加值年均增长 13.8%以上,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信息、文 化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结构升级加快。2010 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6719.4 亿元,年均增长 17.7%。农村消费年均增长率比城市高 1.1 个 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21.9%。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6.2%, 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五年投资总额累计达 3.2 万亿元,年均增长 29.6%,超规 划目标 1.1 万亿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达 8846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2.7 倍。 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步伐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武广、武合客运专线的开 通使湖北在全国较早进入高铁时代,武汉成为首批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试点城市。五年新增铁路营运里程 1295 公里,总里程达到 3319 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2000 公里,总里程达到 3673 公里,上升到 全国第六位。城市轻轨、城际铁路、地铁等现代先进快捷交通设施投入使用或开工建设。武汉天河机场 二期改扩建工程完工,三期顺利启动,年客流量达到 1200 万人次。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建成投入运营, 汉江航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面开工,武汉新港、黄石、宜昌、荆州等港口建设进 展顺利。火电、水电和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能源建设全面推进,五年新增发电装机 1250 万千瓦。三 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兴隆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全面启动。 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