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预期投资收益率将上升时,也会减少货币持有。(7)资产选择。进行资产选择的原因有三:一是保值,二是生利,三是满足心理 偏好。当人们偏好货币或持有货币的收益率高时,就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否则,就会减少货币需求。 2、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桥方程式中的Y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T,那么,不管人 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PT的某个份额。这时M=I,同时 M=PT,所以有X=片·剑桥方君程式中的K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了的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整个交易量的比创,现 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现金余额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决定系数K的因素与决定V的因素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特 别是支付习惯。 其次,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两者的区别上。现金交易数量说强调的是支出的流量分析,研究的是“飞翔的货币”(Money on The Wing),着眼点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和整个社会商品交易总额同货币需求的关系,是一种宏观分析。而现金余额说或剑桥方 程用的是存量分析方法,着重在货币的持有而不是支出,研究的是“栖息的货币”。虽然现金余额说的结论同现金交易说一样,都同 现实经济相背离,但现金余额说作为一种开拓性理论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第一次把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研究视角,从宏观领 域转移到微观经济主体上,开创了从个人的资产选择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的分析方法,这也为以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三大货 币需求动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它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不只是作为一个商品交易的工具进行研究,扩 大了货币的职能范围。因而,剑桥方程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是从货币需求函数的角度出发,推导出货币数量论:而不像现金交易说那样从货币数量论出发去推导货币 需求函数。现金余额说所蕴涵的这种逻辑顺序的差别,代表了其理论的相对合理性。 3、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理论存在着多个差异。总的来说,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用了与凯恩斯和更早的剑桥学派经济学家相类似 的方法,但对持有货币的动机未做深入分析。 弗里德曼将货币和商品视为替代品,将商品相对于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作为他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一项变量。商品和货币互为替代品 的假设表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弗里德曼认为重要的利率不止一种,而凯恩斯则将货币之外的其他 金融资产都归为债券一类。 凯恩斯理论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几乎没有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需 求函数从本质上说认为永久性收入才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并不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变动不敏感,而是利率的变 动对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影响甚微。当利率上升引起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应地上升,二者抵 消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项机会成本保持相对不变。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与凯恩斯相反,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的随机波动很小,因而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对货 币需求作出准确预测。这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相结合,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是可以预测的。所以,由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 论导出了与货币数量论相同的关于货币对总支出重要性的结论,故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是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 六、论述题 1、(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为其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通过利率同投资、就业和国民收入等实际经济因素联系起来。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则 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在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人们就会感到他们所持有的货币超过了他们 所愿意持有的数量,人们就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债券,从而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如果货币供给使利率低于资本的边际效 率,就会刺激投资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提高有效需求,使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反之亦然。 (2)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直接的调节和干预以医治失业和经济危机 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使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 阱”。此时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则无法起到作用,货币政策失效。此时要实现充分就业,解决的办法是采取财政政策,扩大政 府支出,直接进行投资以增加有效需求。另外,当企业家对资本边际收益率预期极低时,也需要政府直接干预,扩大有效需求。 2、(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而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因此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数量的增加明显快于产量的增加时,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人们预期投资收益率将上升时,也会减少货币持有。(7)资产选择。进行资产选择的原因有三:一是保值,二是生利,三是满足心理 偏好。当人们偏好货币或持有货币的收益率高时,就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否则,就会减少货币需求。 2、首先,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如果设剑桥方程式中的 代表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交易量 ,那么,不管人 们保留货币是为了方便交易或是作为一种财富持有方式,货币持有量总可以表示成交易量 的某个份额。这时 ,同时 ,所以有 。剑桥方程式中的 不过是费雪方程式中 的倒数,即人们所保持的现金占整个交易量的比例。现 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现金余额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决定系数 的因素与决定 的因素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特 别是支付习惯。 其次,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两者的区别上。现金交易数量说强调的是支出的流量分析,研究的是“飞翔的货币”(Money on The Wing),着眼点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和整个社会商品交易总额同货币需求的关系,是一种宏观分析。而现金余额说或剑桥方 程用的是存量分析方法,着重在货币的持有而不是支出,研究的是“栖息的货币”。虽然现金余额说的结论同现金交易说一样,都同 现实经济相背离,但现金余额说作为一种开拓性理论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第一次把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研究视角,从宏观领 域转移到微观经济主体上,开创了从个人的资产选择角度来探讨货币需求的分析方法,这也为以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三大货 币需求动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它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不只是作为一个商品交易的工具进行研究,扩 大了货币的职能范围。因而,剑桥方程具有更大的解释能力。 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是从货币需求函数的角度出发,推导出货币数量论;而不像现金交易说那样从货币数量论出发去推导货币 需求函数。现金余额说所蕴涵的这种逻辑顺序的差别,代表了其理论的相对合理性。 3、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理论存在着多个差异。总的来说,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用了与凯恩斯和更早的剑桥学派经济学家相类似 的方法,但对持有货币的动机未做深入分析。 弗里德曼将货币和商品视为替代品,将商品相对于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作为他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一项变量。商品和货币互为替代品 的假设表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弗里德曼认为重要的利率不止一种,而凯恩斯则将货币之外的其他 金融资产都归为债券一类。 凯恩斯理论认为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几乎没有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需 求函数从本质上说认为永久性收入才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并不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其他资产相对于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变动不敏感,而是利率的变 动对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影响甚微。当利率上升引起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应地上升,二者抵 消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项机会成本保持相对不变。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与凯恩斯相反,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的随机波动很小,因而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对货 币需求作出准确预测。这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相结合,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是可以预测的。所以,由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 论导出了与货币数量论相同的关于货币对总支出重要性的结论,故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实际上是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 六、论述题 1、(1)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建立为其提出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将货币通过利率同投资、就业和国民收入等实际经济因素联系起来。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则 取决于人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在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人们就会感到他们所持有的货币超过了他们 所愿意持有的数量,人们就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债券,从而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如果货币供给使利率低于资本的边际效 率,就会刺激投资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提高有效需求,使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反之亦然。 (2)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直接的调节和干预以医治失业和经济危机 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当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使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出现“流动性陷 阱”。此时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则无法起到作用,货币政策失效。此时要实现充分就业,解决的办法是采取财政政策,扩大政 府支出,直接进行投资以增加有效需求。另外,当企业家对资本边际收益率预期极低时,也需要政府直接干预,扩大有效需求。 2、(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而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普遍的上涨,因此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当货币数量的增加明显快于产量的增加时,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他进一步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