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试讨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总量的前提下,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是货币的有效需求。 2、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而不愿持有其他能生利但不易变现的资产这样一种心理倾向。这种 流动性偏好实质上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3、当利率水平降到一定低的水平后,几乎所有人都预期未来利率不会继续下降,也就是说未来的债券价格不会继续上升。从收益和 风险的角度考虑,都不会持有任何债券,所有的资产都以货币形式存在。这时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递减函数的轨迹,流动性偏好的 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的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这一现象为“流动性陷阱”,这时金融货币当局无论怎样扩大货币供给,都不会使 利率进一步下降,从而货币政策丧失了有效性。 4、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指人们为满足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又可分为个人交易动机与企业的营业动机。个人和企业为了满足 日常支付和交易需要,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数量取决于收入和支出的间隔长短。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 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5、预防动机是为应付意料之外的支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生活中常有各种意外需要货币。人们 必须在持有交易所需货币之外,再保留一定的货币余额。由于这部分货币主要也是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受到收入水平的影 响,所以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6、投机动机是人们为将来投机而持有的货币。也就是说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持有,而不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凯恩斯假设,人们只 能在货币和债券这两种资产中选择持有财富的形式,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因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水平成 负相关,而与预期利率升降成正相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 7、永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用以计量财富的指标。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但更简单地可以称为 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二、选择题 1、A2、C 3、C4、B5、D6、B 三、填空题 1、货币数量论 2、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 3、弗里德曼 4、利息论,货币论 5、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6、平方根公式 7、永久性收入 8、预期回报率 四、判断题 1、×2、×3、√4、√5、√6、√ 五、简答题 1、(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和取得收入时间的间隔成 正比。(2)信用的发达程度。在信用发达的社会中更容易获得现金或贷款,许多交易通过债权债务的相互抵消结算,减少了货币的需 求量。货币需求量与信用的发达程度呈负相关关系。(③)市场利率。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利率上 升,一则会增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二则又会使有价证券价格下跌,吸引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导致货币需求减少:反之,货币需 求增加。(4)消费倾向。货币需求与消费倾向一般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消费倾向越大,所需用作购买手段的货币持有量会增大,反 之货币持有量会减少。(⑤)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6)心理预期。人们预期市场利率将要上升时,会增加货币需求:预期物价水平将要上升时,则会减少货币持有:当2、试讨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含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总量的前提下,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是货币的有效需求。 2、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而不愿持有其他能生利但不易变现的资产这样一种心理倾向。这种 流动性偏好实质上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3、当利率水平降到一定低的水平后,几乎所有人都预期未来利率不会继续下降,也就是说未来的债券价格不会继续上升。从收益和 风险的角度考虑,都不会持有任何债券,所有的资产都以货币形式存在。这时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递减函数的轨迹,流动性偏好的 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的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这一现象为“流动性陷阱”,这时金融货币当局无论怎样扩大货币供给,都不会使 利率进一步下降,从而货币政策丧失了有效性。 4、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指人们为满足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又可分为个人交易动机与企业的营业动机。个人和企业为了满足 日常支付和交易需要,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数量取决于收入和支出的间隔长短。一般来说,满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 收入水平,并与收入多少成正比,所以可将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看作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5、预防动机是为应付意料之外的支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生活中常有各种意外需要货币。人们 必须在持有交易所需货币之外,再保留一定的货币余额。由于这部分货币主要也是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受到收入水平的影 响,所以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6、投机动机是人们为将来投机而持有的货币。也就是说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持有,而不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凯恩斯假设,人们只 能在货币和债券这两种资产中选择持有财富的形式,由于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因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水平成 负相关,而与预期利率升降成正相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 7、永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用以计量财富的指标。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但更简单地可以称为 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二、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B 三、填空题 1、货币数量论 2、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 3、弗里德曼 4、利息论,货币论 5、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6、平方根公式 7、永久性收入 8、预期回报率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五、简答题 1、(1)收入状况。收入状况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和取得收入时间的间隔成 正比。(2)信用的发达程度。在信用发达的社会中更容易获得现金或贷款,许多交易通过债权债务的相互抵消结算,减少了货币的需 求量。货币需求量与信用的发达程度呈负相关关系。(3)市场利率。在正常情况下,货币需求与市场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利率上 升,一则会增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二则又会使有价证券价格下跌,吸引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导致货币需求减少;反之,货币需 求增加。(4)消费倾向。货币需求与消费倾向一般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消费倾向越大,所需用作购买手段的货币持有量会增大,反 之货币持有量会减少。(5)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成正比,而与货币流 通速度成反比。(6)心理预期。人们预期市场利率将要上升时,会增加货币需求;预期物价水平将要上升时,则会减少货币持有;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