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 (1)最小死亡率:种群处于理想状态时的死亡率。 (2)实际死亡率: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 率,不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受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五)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纳量 (1)内禀增长率 (2)环境容纳量(K) 二、种群的动态 (一)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生命表 2、存活曲线:A型、B型和C型 (二)种群的增长型 (1)种群的指数增长 (2)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三、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一)负相互作用 1、竞争 2、捕食 3、寄生 4、偏害作用 (二)正相互作用 1、偏利作用(共栖) 2、原始合作 3、互利共生 (三)种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农作物间作套种、林粮间作及人工混交林的建立 2、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四)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2、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的个体数。 (1)最小死亡率:种群处于理想状态时的死亡率。 (2)实际死亡率: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的死亡率。又称生态死亡 率,不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受种群大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五)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纳量 (1)内禀增长率 (2)环境容纳量(K) 二、种群的动态 (一)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1、生命表 2、存活曲线:A型、B型和C型 (二)种群的增长型 (1)种群的指数增长 (2)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三、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一)负相互作用 1、竞争 2、 捕食 3、寄生 4、偏害作用 (二)正相互作用 1、偏利作用(共栖) 2、原始合作 3、互利共生 (三)种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农作物间作套种、林粮间作及人工混交林的建立 2、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四)次生代谢产物在种间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