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36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1600[0 1400 a-Cu.Al 4000 a-Cu Al b-AlCu 1200 bACL e一AFe e-AlFe 3000 1000 d-AlFe d-a-Cu e一Fe 2000 600 400 1000 200 40 60 80100 0 20 4060 80100 20W( 20re) 图4感应重熔前()、后(b)涂层的X射线衍射分析 Fig.4 XRD patterns of the coatings before (a)and after (b)induction remelting haMwHnLw-LnWwALruwMn Fe Co klawipamwm.wn Mn情nw,个格s州 MA wwn人N/ Ltwwwiiniumm 图5感应重熔前(a)、后(b)涂层断面元素线分析 Fig.5 Cross-sectional line analysis of the coatings before (a)and after (b)induction remelting 量曲线在界面位置处有明显“跳跃”现象,证明基体 与涂层之间无显著的治金扩散反应,呈机械结合状 态;重熔后界面位置处各元素含量曲线均出现“缓 坡”现象,这正是元素相互扩散的典型特征.结合图 6所示位置a和b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可知:与其他 合金元素的扩散方式不同,Fe元素以球状熔融液滴 的形式迁移进入铝青铜涂层内部,这是因为重熔时 界面处存在着较大的扰动,而Fe与Cu的互溶度很 小,故基体F以液滴状方式进入涂层,并与周用原 子发生扩散现象的;点c位置为由铝青铜涂层向基 图6感应重熔后涂层断面点分析 体方向扩散而形成的,与基体结合紧密:涂层中的少 Fig.6 Cross-sectional point analysis of the coatings after induction 量氧化渣出现聚集现象,如点d位置所示;点e位置 remelting 为构成涂层的主要白色相,以B相为主。图示各点 位置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如表3.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图 4 感应重熔前( a) 、后( b) 涂层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Fig. 4 XRD patterns of the coatings before ( a) and after ( b) induction remelting 图 5 感应重熔前( a) 、后( b) 涂层断面元素线分析 Fig. 5 Cross-sectional line analysis of the coatings before ( a) and after ( b) induction remelting 量曲线在界面位置处有明显“跳跃”现象,证明基体 与涂层之间无显著的冶金扩散反应,呈机械结合状 态; 重熔后界面位置处各元素含量曲线均出现“缓 坡”现象,这正是元素相互扩散的典型特征. 结合图 6 所示位置 a 和 b 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可知: 与其他 合金元素的扩散方式不同,Fe 元素以球状熔融液滴 的形式迁移进入铝青铜涂层内部,这是因为重熔时 界面处存在着较大的扰动,而 Fe 与 Cu 的互溶度很 小,故基体 Fe 以液滴状方式进入涂层,并与周围原 子发生扩散现象[15]; 点 c 位置为由铝青铜涂层向基 体方向扩散而形成的,与基体结合紧密; 涂层中的少 量氧化渣出现聚集现象,如点 d 位置所示; 点 e 位置 为构成涂层的主要白色相,以 β'相为主. 图示各点 图 6 感应重熔后涂层断面点分析 Fig. 6 Cross-sectional point analysis of the coatings after induction remelting 位置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如表 3. · 63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