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肾小球肾炎 (glomerulonephritis, GN) 复习 肾小球可分为血管球与肾小囊部分。血管球起自入球动脉,形成20~40个 毛细血管绊,终于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由以下结构构成: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薄,不连续,布满直径为70~100nm的窗孔。内 皮细胞表面富含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2.肾小球基底膜:(GBM),主要成份为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 多聚阴离子蛋白多糖。 3.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从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相继分成指状 的次级突起(足突),相邻细胞的足突相互交叉,紧贴于基底膜外侧。相邻足突 间有20~30nm的滤过隙膜。足细胞表面也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肾小球血管之间为系膜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小叶的中轴。由系膜细胞和基底 膜样系膜基质组成,具支持作用。另具收缩、吞噬功能,并能产生基质和胶原, 分泌生物活性介质等。 肾球囊为由脏层上皮细胞和附着于球囊基底膜的壁层上皮细胞构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但受滤过膜形态结构的调节,还和滤过膜各层所带的电 荷有关。基底膜的多聚阴离子蛋白多糖、脏层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带负电荷 的糖蛋白,对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分子具有排斥作用 肾小球肾炎( gemara lonephritis GN) 概念 是一组以肾小损害为主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常以蛋白尿、血尿、 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原发于肾,后者继发于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而产生的肾疾患。以下讨 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肾小球肾炎 (glomerulonephritis,GN) 复习: 肾小球可分为血管球与肾小囊部分。血管球起自入球动脉,形成 20~40 个 毛细血管绊,终于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由以下结构构成: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薄,不连续,布满直径为 70~100nm 的窗孔。内 皮细胞表面富含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2.肾小球基底膜:(GBM),主要成份为胶原,层粘连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 多聚阴离子蛋白多糖。 3.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从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相继分成指状 的次级突起(足突),相邻细胞的足突相互交叉,紧贴于基底膜外侧。相邻足突 间有 20~30nm 的滤过隙膜。足细胞表面也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 肾小球血管之间为系膜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小叶的中轴。由系膜细胞和基底 膜样系膜基质组成,具支持作用。另具收缩、吞噬功能,并能产生基质和胶原, 分泌生物活性介质等。 肾球囊为由脏层上皮细胞和附着于球囊基底膜的壁层上皮细胞构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但受滤过膜形态结构的调节,还和滤过膜各层所带的电 荷有关。基底膜的多聚阴离子蛋白多糖、脏层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带负电荷 的糖蛋白,对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分子具有排斥作用。 肾小球肾炎(gbmara lonephritis GN) 一、概念 是一组以肾小损害为主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常以蛋白尿、血尿、 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原发于肾,后者继发于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而产生的肾疾患。以下讨 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