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 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 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 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 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 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 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 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 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 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 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 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 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 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 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 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 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 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 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 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 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 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 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 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 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 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 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 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 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 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 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 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 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 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 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 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 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 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 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 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 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