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喝台与沿2014年第6期 问题给斯大林的报告》,以表示正肩负起重任。①显然,与苏联结盟为中共领导人建构 起一种新认同,他们相信从此要承担起领导东亚革命的历史责任。这种认同反过来推 动他们更执着地追求结盟。 中共领导人与苏联结盟同他们选择“走俄国人的路”建国,是互相促进、互相强化 的,这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战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刘少奇在苏联访问四十多 天,与斯大林正式会谈四次,加上其他各种会见也不超过十次。其余时间里,刘少奇走 访了苏联政府各部门和一些企业等。他回国时不仅带回了20名苏联高级经济干部 和工程师,而且怀揣着苏联模式。这当然不是偶然的顺便为之。1949年6月30 刘少奇前往莫斯科之时,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公开宣布新中国成立后就 边倒”向苏联。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战略选择是建立在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 较之上的,文章的逻辑贯穿着对苏共建国历史的思考与总结。毛泽东最重视的列宁著 作之一是《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他多次要求中共干部认真学习。他 从书中发现,中共的兴起同苏共相似,都“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不 同的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苏联那边“一声炮响”送来的;他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列宁 领导的俄国革命也极为相似,都发生在落后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则更落后”。②但 是,中共按苏联模式建国的条件要比当年列宁时期好得多,中国有国际的援助,特别是 苏联的援助,十月革命时的苏联,是没有另一个苏联援助它的。列宁在如此不利的条 件下尚可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中共有苏联做盟友,就更有信心获得成功。 显然,中共领导人主动选择同苏联结盟,也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按照苏联模式迅 速实现革命理想的主要外部条件,这甚至是他们结盟的更主要的动力,至少对毛泽东 本人是如此,此刻在他心中其实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他阐述“一边倒”的逻辑决定了 他不会选择“新民主主义”道路,中国不仅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应该比苏联走得更 好、更快。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试图通过大规模群众动员实现向共产主义的 跨越式发展以及后来同苏共殊死论战到底是谁掌握了列宁主义的真谛,其根源也在 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即访问莫斯科,迈出了与苏联结盟的最后一步。他是 带着义无反顾的心情走进克里姆林宫的,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废除1945 年条约的基础上缔结新条约,同苏联结成军事同盟。他认为在中共“走俄国人的路 和在东亚承担国际义务时,斯大林能为中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和与美国对抗的外部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第50-5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1472-1473页2014 年第 6 期 问题给斯大林的报告》,以表示正肩负起重任。淤 显然,与苏联结盟为中共领导人建构 起一种新认同,他们相信从此要承担起领导东亚革命的历史责任。 这种认同反过来推 动他们更执着地追求结盟。 中共领导人与苏联结盟同他们选择“走俄国人的路冶建国,是互相促进、互相强化 的,这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战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刘少奇在苏联访问四十多 天,与斯大林正式会谈四次,加上其他各种会见也不超过十次。 其余时间里,刘少奇走 访了苏联政府各部门和一些企业等。 他回国时不仅带回了 220 名苏联高级经济干部 和工程师,而且怀揣着苏联模式。 这当然不是偶然的顺便为之。 1949 年 6 月 30 日, 刘少奇前往莫斯科之时,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公开宣布新中国成立后就 “一边倒冶向苏联。 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战略选择是建立在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 较之上的,文章的逻辑贯穿着对苏共建国历史的思考与总结。 毛泽东最重视的列宁著 作之一是《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冶幼稚病》,他多次要求中共干部认真学习。 他 从书中发现,中共的兴起同苏共相似,都“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冶,不 同的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苏联那边“一声炮响冶送来的;他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列宁 领导的俄国革命也极为相似,都发生在落后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则更落后冶。于 但 是,中共按苏联模式建国的条件要比当年列宁时期好得多,中国有国际的援助,特别是 苏联的援助,十月革命时的苏联,是没有另一个苏联援助它的。 列宁在如此不利的条 件下尚可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中共有苏联做盟友,就更有信心获得成功。 显然,中共领导人主动选择同苏联结盟,也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按照苏联模式迅 速实现革命理想的主要外部条件,这甚至是他们结盟的更主要的动力,至少对毛泽东 本人是如此,此刻在他心中其实是没有其他选择的。 他阐述“一边倒冶的逻辑决定了 他不会选择“新民主主义冶道路,中国不仅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应该比苏联走得更 好、更快。 毛泽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试图通过大规模群众动员实现向共产主义的 跨越式发展以及后来同苏共殊死论战到底是谁掌握了列宁主义的真谛,其根源也在 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即访问莫斯科,迈出了与苏联结盟的最后一步。 他是 带着义无反顾的心情走进克里姆林宫的,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在废除 1945 年条约的基础上缔结新条约,同苏联结成军事同盟。 他认为在中共“走俄国人的路冶 和在东亚承担国际义务时,斯大林能为中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和与美国对抗的外部 ·77·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淤 于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第 50-53 页。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69、1472-1473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