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绪论 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是生态系统中 的第一性生产,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以直接作为粮食或 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 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肥料是作物的粮食,为作物提供必需用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 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之一。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对于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调节土壤反应,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士 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有。因此肥料的施用合理与否不仅关系作物产量与品质能否得 到提高与改善,也关系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否正常进行,最终影响生态平 肥()作为农业增产措施之一己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施肥科学理论体系 的形成,以及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科学实践仅有160多年的历史。 第一节施肥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施肥实践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累了相当丰富 施肥经验。这些经验的长期积累,形成了我国农业特有的用地域养地相接合的优良传统, 使几千年的土壤肥力保持不衰,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成就。 早在夏代以前(公元前2100年以前),仍能就意识到未开垦的处女地一般是很肥沃的 在加上杂草、荆棘、小树等烧后的草木灰,土壤就更加肥沃了。所以,一旦地力出现衰退 情况,他们就放弃旧地,另选新地开垦 夏、商、西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77列年)前后将近1500年,农业生产上放任自 然方式的经营中开始出现了人工干预,人们回到多年撂荒的土地上再进行生产。通过这一 措施,人们体会到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休闲后,仍然可以正常生产。并初步发现在土地中 施入某些物质(灰、粪等),可以不必通过休闲,能在原来的土地上连续种植。《诗经·周 颂·良相》的诗篇中有:“以蓐萘辈,萘蓼朽止,黍稷茂止”的歌咏。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 认识到拔除田间的杂草,腐烂后,可以肥田,有助于黍稷生长的效果。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时期,铁器农具的出现,黄河流域出现萍 溉农业,可以做到深耕、多耕、多锄,及时因地生产,重视类灌,生产力明显提高。《周礼·职 方氏》之《地官司徒下》记述了以各种不同的动物粪肥施于不同土壤的“士化之法”,以恢 复和提高地力。 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1年)的七八百年间,关于作物施西 方面的资料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汉朝的《礼记·月令》中提出:“季夏之月.是月也, 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浇草雄行水,利以杂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瞒,可以美土疆。”明 确指出,利用夏季高温,促使杂草腐烂,提高土壤肥力。西汉的《犯之书》,记载施肥技术 可分为基肥与追肥。强调不论哪种作物都要施足基肥,然后再看情况补施追肥。西晋郭恭 义的《广志》中记载了人工栽培绿肥专供肥田之用。该文指出水稻于秋冬收割之后,播种 艺子,与第一年翻耕,作小米田的肥料。北魏的贾甲想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绿肥种枯 法和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比较详细,并提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 .2. - 2 - 第一章 绪论 农业生产主要是由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三个环节组成。植物生产是生态系统中 的第一性生产,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生产有机物质,其产品可以直接作为粮食或 工业原料被人类直接利用,也可作为饲料,饵料等用于动物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丰富的 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产品。肥料是作物的粮食,为作物提供必需用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 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之一。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对于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调节土壤反应,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 壤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因此肥料的施用合理与否不仅关系作物产量与品质能否得 到提高与改善,也关系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否正常进行,最终影响生态平 衡。 施肥(fertilization)作为农业增产措施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施肥科学理论体系 的形成,以及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科学实践仅有 160 多年的历史。 第一节 施肥科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施肥实践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累了相当丰富 施肥经验。这些经验的长期积累,形成了我国农业特有的用地域养地相接合的优良传统, 使几千年的土壤肥力保持不衰,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成就。 早在夏代以前(公元前 2100 年以前),仍能就意识到未开垦的处女地一般是很肥沃的, 在加上杂草、荆棘、小树等烧后的草木灰,土壤就更加肥沃了。所以,一旦地力出现衰退 情况,他们就放弃旧地,另选新地开垦。 夏、商、西周(公元前 2100 年-公元前 771 年)前后将近 1500 年,农业生产上放任自 然方式的经营中开始出现了人工干预,人们回到多年撂荒的土地上再进行生产。通过这一 措施,人们体会到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休闲后,仍然可以正常生产。并初步发现在土地中 施入某些物质(灰、粪等),可以不必通过休闲,能在原来的土地上连续种植。《诗经·周 颂·良耜》的诗篇中有:“以蓐萘蓼,萘蓼朽止,黍稷茂止”的歌咏。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 认识到拔除田间的杂草,腐烂后,可以肥田,有助于黍稷生长的效果。 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2 年)时期,铁器农具的出现,黄河流域出现灌 溉农业,可以做到深耕、多耕、多锄,及时因地生产,重视粪灌,生产力明显提高。《周礼·职 方氏》之《地官司徒下》记述了以各种不同的动物粪肥施于不同土壤的“土化之法”,以恢 复和提高地力。 秦、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 581 年)的七八百年间,关于作物施肥 方面的资料有了更加详尽的记载。汉朝的《礼记·月令》中提出:“季夏之月.是月也, 土润溽暑,大雨时行,浇草雉行水,利以杂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明 确指出,利用夏季高温,促使杂草腐烂,提高土壤肥力。西汉的《氾之书》,记载施肥技术 可分为基肥与追肥。强调不论哪种作物都要施足基肥,然后再看情况补施追肥。西晋郭恭 义的《广志》中记载了人工栽培绿肥专供肥田之用。该文指出水稻于秋冬收割之后,播种 苕子,与第二年翻耕,作小米田的肥料。北魏的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绿肥种植 法和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的方法比较详细,并提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