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2.18光敏素的转化 表2.11光照处理发芽(莴苣 (Borthwick等,1952) 处理 发芽率% R(红光) 98 R+FR(远红光 54 R+FR+R 100 R+FR+R+FR R-FR+R+FR+R 99 对照 8 因之对于促进需光种子的萌发决定于最后光照的性质: 对于Pr的作用机理,一般认为Pfr有调节核酸代谢的作用。Pr 可以消除休眠种子中抑制物对DNA模板作用的阻抑,顺利的产生RNA, 从而有可能进行蛋白质与酶类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抑制NA合成 与运转的物质也抑制喜光种子的光敏素,同时光敏素也有可能和细胞 内的膜层结构起反应而改变其功能。Smith(1975)提出的光敏素与膜 结合的作用机理模式,在这个模式里,膜起极为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总之,光解除休眠的机理即通过光敏素的转变,改变细胞膜的状 况,从而导致GA与CK的合成,调整内源激素平衡。同时,基因活化调 节核酸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合成,使种子萌发。 (三)PP途径调控学说(呼吸代谢均衡论) Roberts(1969)提出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PP途径假说,其大意: 种子发芽的顺利与否必须以PP途径运转的情况而定。休眠种子的呼 吸代谢以一般的EMP-TCA途径为主,PPP进行不力。要使休眠转为非 休眼眠则必须使EP-TCA转为PPP途径。施加一般呼吸抑制剂或增加种 子内氧气分压等处理,均可促进NADPH的氧化,使PP途径顺利运转, 从而解除休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